肺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有多种关于肺癌的分类方式。从临床医生的角度看,肺癌可以分成早期、中期和晚期;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看,分成非小细胞癌和小细胞癌;从基因分子学的角度看,分成不同驱动基因突变的肺癌。无论是哪一种的肺癌,如果能够进行肺部外科手术,对病人的长期生存是最好的,因为手术可以彻底切除肿瘤,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方法。即使不是最早期的肺癌,切除了肿瘤的主体部分,可以减少身体内肿瘤细胞的数量,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延长生存时间。到底什么样的肺癌病人能够有机会接受根治性的手术治疗,主要取决于肺癌的临床分期和组织病理学类型。
肺癌的临床分期,采用的是国际抗癌联盟提出的TNM分期系统。T,指的是肺部原发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有没有侵犯周围的组织器官;N是指区域淋巴结转移;M是指有没有肺以外的其他器官的远处转移。TNM的确定是通过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组织活检结果共同确认的。随着对肺癌的认识不断深入,各种影像学以及内镜检查技术不断发展创新,用于判定分期的医学手段逐渐增加,因此TNM分期的详细标准也在不断更正和更新。不同的T、N、M分期的组合,可以将肺癌分为I、II、III、IV共四期,每一期又分成a、b、c三个亚分期。如果病理学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I、II期和一部分III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在病人不存在明确禁忌症的前提下,建议积极给予手术切除治疗。而对于小细胞肺癌,由于小细胞肺癌普遍恶性程度比较高,容易在病情发现的早期就进入血液和淋巴道发生远处其它器官的转移,所以手术适应症的把握就比较严格,但是多数I和II期的小细胞肺癌,都应该争取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
即使对肺癌病人的肿瘤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期,认为可以根治性切除,最终是否能够手术,还要看病人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够承受手术。这种关于能否承受手术的评估,也是肺癌病人接受手术之前病情评估的重要环节,评估项目要根据准备采取的手术方式和肿瘤类型来决定。一般来说,必须做的术前评估项目包括病人的呼吸功能测定、心脏功能测定、凝血功能的评定,以及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的评估。年龄是外科医生在考虑进行胸部手术时非常重视的一个因素。如果是高龄的老人,即使本身没有存在严重的重要器官合并疾病,如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等,选择手术也要十分谨慎,因为由于年龄引起的各器官功能的退化,应对手术这种大创伤的能力和器官的代偿功能都比较差,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继发肺部感染、发生急性心肺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会远远超过年轻病人。
由于只有外科根治性手术,是最可靠的根治肺癌的方法,所以一定要加强日常对早期肺癌的筛查,定期体检,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精彩推荐
一查已是肺癌晚期!做饭时别再这么做了,可能害了全家!
咳血是肺癌晚期表现吗肺癌晚期还有必要治疗吗
肺癌最长能活多久?什么方法治疗最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