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及死亡率也占到第二位。
尽管其病因并不非常明确,但有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大量吸烟与肺癌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长期吸烟者患病概率是普通人群的10-20倍。
肺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头号癌症杀手,我国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遗传和环境因素之外,究竟谁才是致癌的头号因素?有最新报道显示,中国专家团队已发现了肺腺癌的最新亚洲基因谱。
中国团队找到亚洲肺腺癌13个突变基因
肺腺癌,大约占肺原发肿瘤的40%,较容易发生于女性及不抽烟者。据报道,对于这个出没不定的“幽灵”,广州医院研究团队最新发现了肺腺癌的亚洲基因谱。
此次研究针对中国的个原发肺腺癌和35个对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鉴别出了13个显著突变基因,包括最常见的突变基因TP53和一些新的突变靶基因如RHPN2、GLI3和MRC2。
研究团队首次完成了对亚洲患者原发性及转移性肺腺癌的大规模测序,不仅提供了一张肿瘤的综合突变全景图,还找到了转移性肺腺癌的分子发病机制。这也就意味着该类肿瘤的靶向性药物研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可以达到精准治疗。
早诊早治促进健康生活
早诊断早治疗是专家们对肺癌治疗公认准则。早期发现疾病,尽早干预治疗,能够根据病变所在部位,选择相应地治疗方法,更高质量地还原健康生活。
靶向治疗,可分为器官靶向、细胞靶向以及分子靶向。表示某种药物分别针对某一个器官的肿瘤、某种类别的肿瘤细胞或者肿瘤细胞中某一个蛋白家族的某分子,抑或是一个核苷酸片段或者某种基因产物。分子靶向治疗由于其特异性及有效性,在肺癌治疗中应用广泛。
检测EGFR、KRAS、ALK、RET等相关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对疾病的早期判断至关重要,同时,也能够为临床提供相应的用药指导,为其治疗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