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M分期是恶性肿瘤判断预后最重要的指标,用来确定疾病进展,指导治疗。国际肺癌协会(IASLC)在~年间对例可评估肺癌患者的回顾性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了UICC和AJCC第六版肺癌TNM分期基础。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UICC第7版肺癌TNM分期标准是年颁发,至今有6年未更新。IASLC此次分期纳入了来自国际~年期间的例肺癌患者(亚洲占79%),分析由华盛顿癌症研究和生物分析(CRAB)组织完成,此版本的修订审核比历届版本更严格,前期研究成果——新的第8版肺癌TNM分期建议已于.1刊登于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让我们通过几张表格瞻仰一下。
T-原发肿瘤
Tx:未发现;
T0:无;
Tis:原位癌;
Tia(mis):微浸润性腺癌。
T1肿瘤最大直径≤3cm;
T2:(符合4条中1条)3cm<肿瘤最大径≤5cm;侵犯主支气管(侵犯限于支气管壁时,虽可能侵犯主支气管,仍为T1),但未侵及隆突;侵及脏胸膜;部分或全肺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T3:(符合4条中1条)5cm<肿瘤最大径≤7cm;任何大小肿瘤侵犯胸壁/膈神经、心包;原发同一叶内出现单个或多个卫星结节。
T4:(符合3条中1条)肿瘤最大径7cm;侵袭纵隔/心脏/大血管/隆突/喉返神经/主气管/食管/椎体/膈肌;同侧不同肺叶内孤立癌结节。
N-区域淋巴结转移
Nx:无法评估;
N0:无;
N1:同侧支气管周围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
N2:同侧纵隔内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远处转移
Mx:无法判断;
M0:无;
M1:有。当有远处转移,即M1时,无论T、N如何均为IV期。
第八版肺癌TNM分期(年1月执行)
对比下第七版肺癌TNM分期
新分期变化
新分期的最大亮点就在于,把M分期的M1a、M1b细分为M1a(胸腔内)、M1b(胸腔外单发转移)、M1c(单或多个器官多处转移),新版的M1b与”寡转移“的概念相呼应。
T1细分为T1a、T1b、T1c。只要局限于支气管壁,即使累积主支气管,为T1a。支气管受累距隆突<2cm,不侵犯隆突,和伴有肺不张/肺炎为T2;肿瘤直径5~7cm为T3;肿瘤直径>7cm和浸润膈肌为T4。
Ia细分为Ia1、Ia2、Ia3;T1a~bN1由IIa变为IIb;T3N1由IIb变为IIIa期;T3N2由IIIa期变为IIIb期;T3~4N3变为IIIc。M1a和M1b变为Ⅳa,M1c变为Ⅳb。
分期沿用,但可能考虑用转移淋巴结的位置、nN、淋巴结跳跃、pNn评估预后。
转载自丁香园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