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护芽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鸡娃”,对于孩子的各个方面,他们都有着超前的焦虑,这种焦虑不仅体现在教育问题上,孩子的身高问题,也着实让父母们常常感到焦虑。
俗话说:“身高是硬伤”,面对自家孩子身高不理想,总是比同龄人“低一头”的情况,家长们会尝试各种长个的办法。在尝试多种办法还无济于事之后,家长们不惜花费重金,给孩子们注射“生长激素”。
11岁女儿身高1米4,爸爸每月花费元打“增高针”
这位爸爸和其他为孩子身高担心的家长一样,为了让孩子能长高,从女儿4岁的时候就开始让女儿学习跳舞,如今女儿11岁了,身高却仍然只有1米四,和同龄人相比个子根本不高,甚至会矮上半截。
经过一些长高办法的尝试,医生推荐注射“生长激素”,每天一针。
这位爸爸给女儿注射的生长激素每支就需要一百元,一个月下来就需要元,而这位爸爸却表示:只要是能让孩子长高,即使花1万块钱长高1厘米,也是值得的。
传说中的“增高针”,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和这位爸爸一样,妈妈刘妮也在不久前加入了“身高鸡娃”的队伍中,在一个“儿童生长交流群”中,很多家长都在推崇这种通过打“增高素”来让孩子长高个的方式。
而刘妮最开始也是对于激素有疑惑态度:打生长激素会不会有副作用?而随即一个家长的回答便击中了她:和矮比起来,副作用算什么?
不可否认,孩子身高不够绝对是家长们心里的痛,而为了让孩子的身高能有所突破,家长们也是无暇顾及打生长激素的副作用了。
专业医生介绍:“增高针”仅仅对于那些缺乏“生长激素”而导致各自矮的孩子有效果,研究发现:生长激素会让50%的孩子治疗后身高增长5-10cm。
总体来说大生长激素会很安全,但如果那些不缺乏生长激素或者缺乏不严重的孩子私自注射,可能会有远期风险,像导致低血压和高血糖。
“增高针”这么好,可不是想打就能打的
生活中,身高不如意的孩子有那么多,但是能打增高针的孩子却不是很多,甚至仅仅占了极少的部分,这是为什么呢?
1)能不能打听医生的
上面已经提到了:只有那些因为缺乏生长激素而导致身材矮小的孩子才能打生长激素有效果。但生活中,诱发孩子身高矮小的因素有很多,像遗传、疾病等。
所以说,除非医生诊断为生长激素不足,否则父母是没有权利私自给孩子打生长激素的。
2)年龄限制很严格
对于那些身高不如意孩子的身高干预,尽量是越早越好,因为一旦骨骼线处于闭合状态,那么即使注射生长激素,也没有多大效果,相当于白花钱。
通常干预身高的最佳时期是2-13岁,过晚效果会大打折扣。
3)增高针的费用比较昂贵
注射生长激素来促进身高增长,绝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以月、年来计算的。
同时,在注射的过程中,家长也需要花费巨额的医疗费用,因为每一针都是成百上千的,但最后的效果却无法保证,可能花费了不少钱,但最后效果甚微。
所以说,那些有经理压力的家庭,在尝试打“增高针”上也要谨慎考虑。
小编想说:
有些时候,孩子的身高焦虑完全是家长自己造成的,明明已经够高,但是仍然追求“模特”身高。
想让孩子长得高是每个家长的夙愿,在保证基本的营养、睡眠、运动上,如果孩子身高还不如意,那么这个时候再考虑接受专业的人工干预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