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不可怕,找准中医就对了

你是否有过明明觉得很困,但就是睡不着的经历?

你是否有过半夜两三点醒来,再也无法入睡的苦恼?

你是否有过数绵羊数到九千九百九十九,还需再从头数一遍的绝望?

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失眠的经历,漫漫长夜,睁眼盼天明的滋味可不好受,偶尔因情绪或突发事件导致一两次失眠是正常现象,如果失眠状态持续一周以上,那就得重视起来,及时就医改善睡眠。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失眠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又会因为滥用失眠药物而损伤身体其他方方面面。很多失眠患者通常使用安眠药,如安定、思诺思等帮助睡眠,众所周知,长期服用安眠药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且服用安眠药,睡眠质量不佳,醒来仍觉得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头晕头重。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证明,中医治疗失眠具有独到的优势,两千多年前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不得卧”、“目不瞑”的记述,“阳出于阴则寤(醒),阳入于阴则寐”,失眠总的病因病机是“阴阳失调,阳不入阴”,在“阳不入阴”的基础上,细分出了心脾亏虚、痰火扰神、心肾不交、肝郁化火、寒热错杂等证型,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分析患者失眠的具体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以下介绍一例周爱军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验案供读者参考。

患者,女性,62岁,莞城人,于年7月中旬初诊。失眠十多年,近一段时间甚至通宵不眠,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白天精神不振,头昏脑胀,伴胸闷,心中烦躁,易发口腔溃疡,大便偏稀,手脚怕冷,舌红苔黄腻,脉沉弦,中医辨证为“厥阴病上热下寒证”处方乌梅丸加减。

乌梅20g.黄连3g.黄柏10g.当归15g.红参10g.细辛3g.干姜10g.黑附子15g(先煎).桂枝10g.白芍10g.7副.水煎服。

二诊:患者服药后,入睡仍困难,11点入寝,半夜1点左右才能入睡,但睡后不容易惊醒,能一觉睡到五六点钟,患者信心大增,精神状态大有好转,效不更方,继续守方治疗。

该患者前后服用该方子调理2个月,睡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晚上能保证七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口腔溃疡也很少复发,心情舒畅,患者及家属对疗效非常满意。

按语: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第条。从配伍而论,乌梅丸寒热并用,补泻两宜,所治当为寒热虚实错杂之证,临床上使用该方时,常从寒热虚实错杂、脉弦、症状发作有周期性或时间规律这3个方面来把握基本方向及指征。案中患者寒热错杂较为明显,并夹杂虚劳症状,当属厥阴病;晚上入睡困难、睡中易醒,系阳气不能顺利入于阴分所致,故以大酸大敛之乌梅,敛阳入阴,挟苦寒辛热甘润之品,各擅其能,故患者失眠证得以痊愈。

中医的精髓在于辩证论治,而不是辨病论治,以上医案只是失眠症的其中一个证型,仅供参考,读者不可见病用方,生搬硬套,随意使用,使用时需有中医的辩证指导。

周爱军

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世界中联中药新药创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客座研究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东莞市中医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东莞市针灸学会副会长东莞市中医学会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莞市防治重大疾病(热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东莞市中医治未病指导中心主任擅长领域:善治内科(脾胃病、急慢性咳嗽、心脏病、慢性肾炎)、外(皮肤病、荨麻疹、湿疹)、妇(月经不调、不孕症)、儿(消化不良、发育不良、多动症)诸科杂病,在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精神类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疑难杂症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出诊时间:每周一、周四上午,医院总院特需门诊(松山湖大道院区);每周五上午,医院分院特需门诊(莞城院区)。

编辑:石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tool.com/jbzl/7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