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肿瘤撰写
涂海燕杨衿记吴一龙(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ASCO
肺癌内科领域重大进展回顾
肺癌药物治疗的新突破
探索理想的维持治疗
基于治疗的反应选择维持治疗的药物是否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IFCT-GFPC-是一项法国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研究对象为Ⅳ期初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野生型、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研究方案为,试验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组)方案,4周期无疾病进展的患者根据吉西他滨的疗效随机分为两组,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SD)的患者用培美曲塞维持治疗,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的患者继续用吉西他滨维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4周期后,若无疾病进展则培美曲塞维持治疗(PC组),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OS)期。
研究共纳入72个中心例患者,允许无症状脑转移患者入组,但不允许联用贝伐珠单抗或同期的放疗。
研究结果显示,GC组和PC组OS期分别为10.8个月和10.4个月,校正后的风险比(HR)为0.98(P=0.81);森林图提示无论是年龄、性别还是M1a/M1b以及有无脑转移,两组的OS均无统计学差异。GC组和PC组无疾病进展(PFS)期和客观有效率(ORR)也未观察到统计学差异(PFS期:4.9个月对4.5个月,P=0.54;ORR:35.1%对33.8%)。
探索性分析提示,从完成四周期后进入维持治疗算起,GC组和PC组的PFS期分别为4.6个月和3.6个月,OS期分别为14.1个月和13.5个月,两组中有客观疗效的患者与疾病稳定的患者有相似的PFS和OS获益。
“虽然这是一个阴性的研究结果,对比标准的PARAMOUNT模式,根据吉西他滨的疗效,同药或者换用培美曲塞维持没有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用吉西他滨维持,效价比是否更好?值得我们思索。
”多线治疗中全程抑制VEGF,能否进一步改善生存?
AvaALL是一项针对局部晚期和(或)晚期NSCLC,一线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进展后,继续贝伐珠单抗联合标准治疗对比标准治疗的随机、开放、对照的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主要研究终点是OS期[即从第一次进展(PD1)后随机至死亡时间],次要终点包括PD1后6、12、18个月的OS率,以及PFS期[即PD1后自随机至第二次进展(PD2,PFS2)及从PD2至第三次进展(PD3,PFS3)的时间]。重要的入组标准包括:非鳞NSCLC患者需要一线4~6周期贝伐珠单抗+含铂双药方案治疗且已完成≥2个周期的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且仅入组经治无症状脑转移患者,排除了EGFR突变阳性患者。
研究共纳入例患者(ITT人群),由研究者选择标准的后续治疗方案(SOC),按照1︰1随机分组,研究组在后线SOC基础上一直联用贝伐珠单抗,对照组则永久停用。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主要研究终点OS结果相当,中位OS期分别为11.86个月对10.22个月(P=0.)。次要研究终点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PFS2期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5.5个月对4.0个月(P=0.);PFS3期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4.0个月对2.6个月,HR为0.63(P=0.),TTP2和TTP3则两组均有差异。OS亚组分析均未提示跨线联用贝伐珠单抗更好。
安全性方面,联用贝伐珠单抗导致相关的毒性增多,但并无新的不良事件发生。
“虽然贝伐珠单抗多线治疗的概念在转移性结直肠癌及乳腺癌中已被证实,但是本研究不支持在肺癌中采用贝伐珠单抗多线维持治疗。后线联用贝伐珠单抗虽可以延长PFS,改善有效率但不能延长患者的OS。另外,由于使用时间延长,药物的毒性也增多。免疫治疗时代的抗血管生成可能有新的发展,VEGF可以对免疫微环境有抑制,与抗PD-1/PD-L1治疗联合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之中。
”EGFR和ALK靶向治疗
新的第二代EGFR-TKI闪亮登场
ARCHER是一项对比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