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健康中国规划,贯彻落实健康中国癌症防治专项行动,扎实推进重大疾病防控,规范健康管理的重点内容,年11月8日,由中华肺癌学院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联合主办的“臻知笃行,呼吸与共——肺癌免疫治疗新航道”全国启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肺癌领域的数十位专家共聚一堂,围绕肺癌免疫治疗最新进展及其规范化诊疗,提升肺癌诊疗水平展开精彩分享。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将癌症作为防治重点,实现“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任务。其中,肺癌在我国的每年发病人数约为78万,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预计到年,我国肺癌病人将达到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因此,肺癌5年生存率的提升将有助于癌症整体5年生存率目标的实现。
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两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5%,小细胞肺癌约占15%。随着医学的进步,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中华肺癌学院院长,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韩宝惠教授表示:”过往,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往往不到一年,然而现在很多患者凭借新的治疗方式活过了八年,甚至十年,因此未来我们有信心将肺癌变成‘慢性病’。在肺癌免疫治疗领域,我们国家也在做一些研究,相信很快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来自中国的声音。”
中华肺癌学院院长,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韩宝惠教授
“肺癌之王”小细胞肺癌
肺癌亚型不同,发病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突破近几十年来进展缓慢,一直是肺癌治疗的难点。
小细胞肺癌可以说是“肺癌之王”,是肺癌中侵袭性较强的分型,有着恶性程度高,细胞增殖快,病情进展迅速,患者预后差等特点。小细胞肺癌患者往往在早期时症状并不明显,一旦出现症状常表明肿瘤已经侵袭至患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尤其是脑转移和肝转移,多伴随症状有咯血、持续性咳嗽、胸痛、气喘、食欲不振、异常疲倦、脸部和颈部肿胀等。
患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在病情早期就会出现癌细胞远处脏器转移,尤其是脑转移和肝转移。韩宝惠教授介绍道:“约2/3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初治时即被诊断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小细胞肺癌治疗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临床治疗手段只有放化疗,虽然对放化疗敏感,但是放化疗后易复发,中位总生存期往往不到1年。”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