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贤教授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丰西西通讯员黄金娟
从去年6月于美国著名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学成回国到现在,在学科带头人的组织领导下,杨浩贤和胸外科的同仁们一直在为华南地区开展机器人肺癌手术做准备。
“机器人手术代表微创外科未来的发展方向。”41岁的杨浩贤目光笃定。这份笃定并非没有底气。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杨浩贤一直在这一领域深耕,不久前,他的一项关于机器人在早期肺癌外科治疗中的长效对比研究在《外科学年鉴》上在线发表,通过对机器人、传统胸腔镜和开胸三种手术模式对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总结出了机器人肺癌手术的诸多优势。
走在前沿赴美学习机器人手术
瘦削的杨浩贤显得有些疲惫,原来他凌晨才下手术台,当天下午还要接门诊,时间安排满满当当。然而,一聊起自己的专业,这位外科大夫立马就恢复了精气神。
出身于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年博士毕业后,杨浩贤曾医院胸外科和医院的胸外科工作。年8月,他重新回到中山大学做临床肿瘤学的博士后,年10月起至今都在医院胸外科工作。一直在胸外科干临床,年轻的杨浩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品格也让他在这座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医院里脱颖而出,医院的青年骨干之一。
常年“泡”临床的人爱钻研,杨浩贤也不例外。近年来,他十分白癜风早期是什么症状根治白癜风用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