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安教授亚实性结节或者结节超过1厘米,

白癜风专家百姓放心 https://m-mip.39.net/fk/mip_5792166.html

编前语

「肺结节到底是过度诊断还是诊断不足?」「第一时间没有拿到影像资料,无法确定病人的肺结节性质怎么办?」……《呼吸界》近日的「与名医对话」直播节目中,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委、医院全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陈良安教授就如何辩识肺小结节、GGO的良恶性等做了详尽的解析,许多在线观看的医生表示没有听够、获益匪浅。小编根据直播内容整理出了全部讲课内容,经陈良安教授和主持人梁志欣主任的精心修改,推出「析影辨结」系列,与大家分享。

先请大家看一张幻灯片

箭头处有个不到5毫米的磨玻璃结节,中央似乎有密度减低。这是一个病人的影像资料。

如果让大家来做临床决策,大家认为是什么性质?之后该怎么办?

这类问题在呼吸科大夫的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要给这种小结节做出良恶性的判断,其实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们先简单讲讲肺结节的定义和病因,再讲讲临床当中的有关问题与思考。

临床无法准确判断良性、惰性或恶性,肺结节到底是「过度诊断」还是「诊断不足」仍有争议

Radiology.,(3):-

NEnglJMed.,:–.

放射学学会对肺结节有基本定义:圆形或不规则形态、边界清楚或模糊、直径≤3cm的病灶。肺结节可以是单发的(孤立性肺结节),也可以是多造型的(多发型肺结节),这里重点介绍单发的结节。单发性的结节分为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或部分实性结节,这几种在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很大区别。

肺结节的病因很多,包括感染、良性或恶性的新生物、血管源性。感染分结核、真菌、球形肺炎、肺脓肿、寄生虫、麻疹、奴卡氏菌、非典型分支杆菌、肺孢子菌和脓毒性栓子;良性的新生物分错构瘤、软骨瘤、纤维瘤、脂肪瘤、神经性瘤、硬化性血管瘤、浆细胞性肉芽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平滑肌瘤和畸胎瘤;恶性的新生物分肺癌、类癌、肉瘤、肺淋巴瘤、转移癌;血管源性分动静脉畸形、肺梗死、肺动脉瘤、肺静脉曲张和血肿。

肺结节的病因还有相关的先天性疾病、炎性疾病等,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因此说明多且复杂的原因,造成了临床诊断非常复杂。

肺结节在恶性的新生物中占比大,仅肺腺癌、肺鳞癌这两项就占69%。来看看临床中能够碰到哪些问题?

首先,肺结节的出现越来越多。这些年大家都有感觉,越来越多的健康查体,或者病人在门诊做其他检查,做CT就能发现肺结节。北美洲、荷兰,他们的肺结节检出率为8%到51%,跨度很大。北美洲是27%,荷兰是51%,所以得出结论就是过度诊断。所谓过度诊断,指患者确实有某种疾病,它没有症状,但被诊断出来了,但它并不对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更不会因此死亡,这就是过度诊断。

这是我们团队在几年前做的医院一年的健康查体中肺结节的调查,一共是2万多例人数的查体,查出肺结节的比例是16.67%;与性别、年龄有一定关系,男性更多,40~60岁的人群更多。

肺结节的检出率这么高,在临床上有什么意义?新英格兰杂志上的一个非常著名的肺癌早期筛查的结果。

人群和无症状高危人群的体检当中检出的结果,无症状高危人群的检出率是13.26%,每年筛查人群的检出率是5.31%,大部分病人最后检出I期肺癌的是人,实际上只占0.6%。也就是说,现在虽然肺结节的检出率很高,但良性的占比是较高的。

因此,临床研究说,90%以上的肺结节是一个良性病变。这是现在的第一个观点。

还有一个观点,可能临床上大家非常熟悉,经常会听到说「那是个惰性的」。什么叫惰性的?即上皮来源的惰性病变,指这个病变是一个是癌前病变或者是肿瘤病变,它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给予任何干预,也不会造成一个确切性的损害。因此这个结节如果长期不变,就是所谓「惰性的」。

但是问题来了,在我们临床实际当中,虽然我们都知道新格兰的筛查项目90%以上肺结节是良性的,但具体到比如刚才给大家看的病例中的病变,你敢说它就是良性病变吗?你如何能有这么大的把握?这是一个问题;你能够知道它是惰性的吗?这个病灶它会数年不变?所以,这个生物学特性,就凭这张片子,临床大夫恐怕是难以掌握的。

这个病人,其实我们也很难确定他是不是一个假阳性,很难确定他是不是一个惰性,很难确定他多少年不发展。我建议病人手术,术后病理切片不是原位肺癌,是微浸润腺癌。

由此可见,现在我们临床大夫仅仅凭影像学,或者是它的生物学特性,很难预测病变的良恶性,这就是我们临床大夫所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挑战。

肺癌早期诊断率的水平并不高,对肺结节的筛查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刚才提到的有研究说90%以上肺结节是良性的,到底是「过度诊断」还是「诊断不足」,现在国际上也有争议。

从临床出发,我们碰到的每一个结节都要认真对待,认真做诊断和鉴别诊断,一概地强调它90%以上是良性,或者一概确定它是一个恶性肿瘤的,都有偏差,因此要有判断(Diagnosis),既不能造成过度检查、过度医疗,也不能放弃真正有风险的病人。因为这种小结节是完全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愈的,尽管肺癌的发展很快,但是我想,肺癌最重要的一个提高生存的方法就是仔细去找,恰恰这种小结节就是一个非常早的,如果我们能早期诊断、早期手术,这种病人是可以治愈的。

评估癌症「中风险」最关键,亚实性结节或结节超1厘米的恶性概率更高

对于肺结节,临床上大家都会基于影像学特征、临床特征进行判断。我们也希望通过影像组学技术来寻找一些生物学特征,在临床上这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根据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现在常采用的是良恶性风险预测模型。风险预测模型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低风险是允许观察的,高风险要建议手术,问题就是所谓「中风险」。这里有一个名词,IPN,就是说难以确定肺结节性质的这部分病人,原则上要有一个微创活检或者PET/CT,否则到底是观察还是手术?抉择起来会很难。

关于肺结节的指南现在有很多,在临床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尽管如此,我们在临床中还是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影像特征评估的价值;它的临床特性有哪些?我们现在所采用的生物标志物,能不能帮我们解决一些问题?现在的风险模型、尤其适合于我们中国人的风险模型,能不能对早期诊断有帮助?现在我们微创活检的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对我们早期诊断的帮助;关于手术风险问题……,这些都是我们临床上碰到一个肺结节所要面临的一系列要考虑、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看一看影像学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对于肺结节,要全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tool.com/jbby/80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