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60655.html从磨玻璃结节,到7厘米的晚期肺癌,需要长几年?不着急回答,我们先看一个晚期病例,比较遗憾:这是一位70多岁老爷子,咳嗽、咳血半个月,CT发现右肺7.0cm大肿块,病理是浸润性肺腺癌,低分化,已经无法手术。而且肿瘤已经进入加速生长期,仅仅40天后复查,肿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一步增大,很麻烦了……老人这个肺癌发展到7厘米长了多少年呢?我们查询老人既往的检查资料,他7年前曾经做过一次肺部CT,当时发现他有一个混合磨玻璃结节,6.3mm,建议定期复查:很遗憾,这7年来,老人没有回来哪怕复查一次,这个肺结节利用这段无监督的时间偷偷长大了,变成了7.0cm的晚期肺癌……这个病例提醒大家,磨玻璃结节(包括混磨)定期复查很有必要!很多朋友问:干嘛要复查?直接切了不更好?复查长大了怎么办?答案很简单,肺结节太多了,良性远远多于恶性!就算是磨玻璃结节,大多数也是惰性病灶,可以几十年不变化,没有必要过度医疗,花钱、伤肺、甚至发生一些并发症。所以对于比较小的磨玻璃肺结节,首次发现时通常选择先观察。一般首次复查建议间隔3个月,避免漏掉少数生长快速的结节,无变化的话,以后延长复查间隔。于是很多人就担忧另一个问题:万一这个结节是肺癌,随访观察会不会耽误治疗?癌细胞会不会在观察期扩散,从而失去手术机会呢?毕竟地球上没有后悔药,有也是假药!对此,就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处置了。
第一种结局
最美丽,结节复查消失
对于首次发现的磨玻璃结节,如果没有确凿的恶性征象,通常是先随访观察,某些良性结节会吸收(这是最好的结果),如下图:这种情况不少见,多为炎症性结节,可以通过抗炎治疗、增强免疫力等方法促进吸收,甚至有些结节不采取任何措施也能吸收消散。所以,首次查出的磨玻璃结节,先等等,别着急手术,有些良性结节会吸收,这是第一种结局。第二种结局
长期不变,结节保持稳定
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也不着急手术,定期复查就好:上图是一位50岁男子,体检发现4个磨玻璃肺结节,最大的这个5mm,定期复查,已经7年了没有任何变化,自己也从刚开始的惶恐不安逐渐变得安心、理性了。磨玻璃肺结节定期复查,只要没有体积增大和密度增加,就可以继续安心观察。随着医学不断进步,也许以后会有无创伤的治疗方法出现。长期稳定,可能伴随终生,这是磨玻璃结节的第二个结局,也是最常见的。这种长期稳定的肺结节,很多人有焦虑心理,要慢慢克服。即使是多发磨玻璃小结节也不必焦虑。在三项专门针对多灶性磨玻璃结节的研究中,60%-95%的纯磨玻璃结节保持稳定,少数减少或消失,仅少数增加或变成部分实性(提示切除)。第三种结局
复查进展,需要积极治疗
某些磨玻璃结节会进展,变成危及生命的毒瘤,通常表现为密度增加或体积增大(混合磨玻璃结节内部实性成分增加,也提示进展),就需要胸外科医生给它执行处罚措施,清理出身体:这是一位中年女士,体检发现右肺纯磨玻璃结节1.1cm,定期复查,3年后好像增大了一点,直径大约1.2cm,边缘出现少量细索条影,她不想再观察了,做了胸腔镜微创手术,病理是原位腺癌。与肺癌相关的磨玻璃结节,通常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贴壁生长型腺癌(LPA)。其中前两种属于浸润前病变(AAH、AIS),大多为惰性病灶,可以长期随访,不会转移扩散。再举个例子:这是一位中年女士,体检发现3mm微结节,8个月后增大为9mm的磨玻璃结节,手术病理是微浸润腺癌(MIA)。磨玻璃结节随访增大、或者密度增加,需要手术治疗,可以治愈!这是第三种结局。第四种结局
置之不理,少部分进展为晚期肺癌
如果查出肺结节,不遵从医生指导定期复查,只凭保持心情愉悦,或者某些偏方,就有可能出现第四种结局,如同本文第一个病人,7年后进展为晚期肺腺癌了:这种是最遗憾的,原本通过科学的随访观察手段可以阻止,可以治愈。肺结节的医院,使用同一台CT,方便医生对比。另外,对于存在肺结节的人群,不推荐低剂量CT复查,因为低剂量扫描降低了图像清晰度,不利于细节观察。门诊科室接诊电话急诊:
发热门诊:
儿科门诊:
脑病门诊:
脑三门诊:
内科门诊:
外科门诊:
口腔门诊:
康复门诊:
五官门诊:
皮肤门诊:
妇科门诊:
脾胃门诊:
治未病科:
肛肠门诊:
糖肾门诊:
骨科门诊:
颈肩门诊:
针灸门诊:
透析室:
供应室:
检验科:
CT室:
放射科:
胃镜室:
临床科室接诊电话脑病一病区:
脑病二病区:
脑病三病区:
儿科病区:
心病科病区:
糖肾科病区:
肺病科病区:
外科病区:
骨伤科病区:
妇产科病区:
颈肩科病区:
临产室
手术室
重症监护室:
供稿:放射科王汝娜
编辑:戴言言
审核:黎恢弘
接诊-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