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国肺癌诊治水平的提高,加强广大胸外科临床医生的学术交流,北京大医公益基金会发起的会议于年9月25日隆重召开。医院的胸外科和肿瘤科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早期肺癌精准治疗和精准检测等热点话题,共话肺癌全程化管理平台的搭建和整合。
本次大医院李强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发表开场致辞:
非常感谢各位同道参加本次早期肺癌全程化管理研讨会。肺癌诊疗已经进入基于驱动基因精准检测的精准治疗时代。在肺癌全程化管理中,针对驱动基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才能改善早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获益。希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多多分享对早期肺癌全程化管理的见解。
贯彻精准,EGFR-TKIs辅助治疗延长肺癌生存获益
医院朱江教授介绍了早期肺癌围手术期靶向治疗的前沿进展。朱江教授表示约55%的EGFR突变阳性早期NSCLC患者在术后第三年复发,临床上亟需创新辅助治疗方案。经过艰难探索,EGFR-TKIs辅助治疗NSCLC的临床研究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ADAURA研究证实,EGFR突变阳性早期NSCLC患者接受第三代EGFR-TKI术后辅助治疗后,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大大降低,且安全性良好,对不能耐受辅助化疗的患者意义重大。在早期NSCLC的新辅助治疗方面,第三代EGFR-TKI同样取得了突破进展。NEOS研究表明,第三代EGFR-TKI新辅助治疗可切除II-IIIB期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疗效可期,且安全性良好。综合以上临床研究,第三代EGFR-TKI在EGFR突变阳性早期NSCLC的临床治疗中越来越具优势,将惠及更多中国肺癌患者。
医院杨晓樽教授分享了第三代EGFR-TKI辅助治疗早期肺癌的典型病例。术后靶向辅助治疗的临床探索异常坎坷,但令人惊喜的是,ADJUVANT研究和EVAN研究的数据均证实,与标准辅助化疗相比,一代/二代EGFR-TKIs辅助治疗早期NSCLC均能带来显著获益。然而,一代/二代EGFR-TKIs术后辅助治疗仍未解决高危IB期NSCLC患者的临床需求,且不能显著降低CNC转移的发生率。令人惊喜的是,ADAURA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解决了辅助化疗和辅助第一代EGFR-TKI的遗留问题,获得了NCCN和CACA等权威指南的推荐。杨晓樽教授团队为一例EGFR突变阳性(19Del)早期NSCLC患者进行了第三代EGFR-TKI辅助治疗。治疗第四个月和治疗第七个月时,患者的肿瘤体积已显著缩小。从临床实践来看,第三代EGFR-TKI辅助治疗的疗效远超预期。
医院高珂教授介绍了早期NSCLC术后靶向辅助治疗的新格局。以顺铂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是早期NSCLC完全切除术后的标准治疗,但有效率低且不良反应常难以耐受,亟需新的辅助治疗方案。而ADAURA研究的出现打破了早期NSCLC辅助治疗的困境。ADAURA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代EGFR-TKI辅助治疗可切除IB-ⅢB期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疗效显著,颅内病灶复发/转移风险显著降低,且安全性良好。这一突破性成果改变了早期肺癌的临床实践,明确了第三代EGFR-TKI在早期NSCLC辅助治疗中的地位。目前,第三代EGFR-TKI辅助治疗EGFR突变阳性早期NSCLC适应症已在中国获批,给中国早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早期NSCLC患者有望在围手术期接受第三代EGFR-TKI全程治疗,以获得手术机会,延长生存。
医院郭鹏教授详细阐述了驱动基因突变的分子检测方法。以EGFR突变和ALK突变为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的面世,在NSCLC精准治疗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随着靶向药物已相继获批用于NSCLC的治疗,肺癌相关驱动基因的检测已被写入国内外多个权威诊疗指南。但中国NSCLC患者的基因检测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整体EGFR、ALK和ROS1等可用药基因的检测率亟需提高。对于初治肺癌患者,靶基因检测对于最佳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同样,对于复发肺癌患者,驱动基因动态监测是治疗方案调整的关键。因此,临床实践中应在肺癌患者用药前及疾病进展后进行常规驱动基因检测,尤其是EGFR突变检测,并根据不同的驱动基因突变进行精准治疗。
医院李强教授、医院张洪伟教授等多位专家共同开启“早期肺癌全程化管理示范中心”启动仪式并且见证了揭牌仪式。“早期肺癌全程化管理示范中心”的获评标志着医院的肺癌诊断、规范治疗和全程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精准思辨,EGFR-TKIs辅助治疗启示早期肺癌临床实践
医院李强教授、姚文秀教授、医院张洪伟教授、医院蒲江涛教授医院张远强教授针对NSCLC术后辅助治疗中,DFS获益如何改变临床实践、三代EGFR-TKIs在肺癌辅助治疗中的突破性作用,以及EGFR突变基因检测时机等临床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李强教授指出从临床实践角度来看,EGFR-TKIs辅助治疗的疗效远超预期,尤其是第三代EGFR-TKI。术后靶向辅助治疗的DFS获益能否转化为OS获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第三代EGFR-TKI术后辅助治疗使早期NSCLC长期获益的可能性较大。
张洪伟教授认为非小细胞腺癌是肺癌常见的病理形态,其中分化程度低是患者复发和转移的高风险因素。第三代EGFR-TKI辅助治疗能显著降低早期NSCLC患者的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因此推荐分化差的非小细胞腺癌使用第三代EGFR-TKI辅助治疗。
姚文秀教授表示临床上选择靶向辅助治疗的人群对于延长生存十分关键。对于具备胸膜侵犯、病理分化程度低等复发/转移高危因素的IB期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推荐使用第三代EGFR-TKI辅助治疗。对于更早分期的IA期NSCLC患者仍推荐使用标准辅助化疗,但需加强患者随访。若术后复发,推荐进行基因检测以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案。
蒲江涛教授表示ADAURA研究数据非常出色,第三代EGFR-TKI辅助治疗为ⅠB-ⅢB期NSCLC患者带来了显著的DFS获益,疾病复发/转移风险降低达80%,尤其是控制肿瘤的远端CNS转移。
张远强教授指出,对于存在胸膜侵犯的IB期以后的腺癌患者,通常在术中留存组织样本进行EGFR基因检测。对于低分化IA期患者,建议术前根据患者意愿,再决定是否进行基因检测。
肺癌诊疗日新月异,EGFR-TKIs在早中期肺癌的全程化管理中表现优异,真正意义上改善了早期肺癌的生存质量。本次大会聚焦EGFR-TKIs在早期肺癌全程化管理中的排兵布阵,报告内容干货满满,精彩纷呈。各位大咖的经验分享为广大胸外科和肿瘤科医生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激励广大临床医生不断努力,实现肺癌“慢性病管理”的目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