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因医生误诊打“增高针”把孩子打出问题的故事……尽管发生在二十多年前,但对于目前很多焦虑的家长来说,都很值得反思。
女儿婷婷(化名)满周岁时,父母发现她与同龄女孩相比生长缓慢,遂遵医嘱,不惜债台高筑,连续几年给女儿注射“增高针”——生长激素。孰料,激素增高的效果不仅不明显,反而使女孩出现了性早熟的特征,成年后还有可能成为“侏儒”!
●母亲遭晴天霹雳
陈玲和丈夫李长贵是安徽省马鞍山市某制药公司的普通操作工。年4月7日,25岁的陈玲顺利生下了女儿婷婷,婴儿体重2.8千克,身高48厘米,属于正常。
一年后,陈玲发现女儿的身高仅有61厘米,明显不如同龄女童,怀疑女儿患上了矮小症。一天,陈玲带着女医院,医生石晓玫对孩子进行全面检测后说她患上了“特纳氏综合征”。
“特纳氏综合征”意味着卵巢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骨龄稍落后于实际年龄,孩子长大后性不能发育,丧失生育功能,而且身材矮小。
陈玲如遭晴天霹雳,抱着女儿失声痛哭。
●增高慢就加药量
怎么办?石医生建议长期注射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即“增高针”。
夫妻俩担心生长激素有副作用,石医生肯定地说:“生长激素是基因重组型的,一般不会发生副作用,偶尔会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但会随着治疗的继续而消失。”
随后,石医生给李婷开了两盒10支装的生长激素,陈玲支付了元药费。于是,每天晚上临睡前,她都要在女儿肚脐周围扎上一针。每当针头扎下去,女儿就痛得哇哇大哭。
“婷婷别闹,打针才能长高。”站在一旁的父亲难过地说。
到了年10月,女儿注射生长激素一年才增高4厘米。随后在医生建议下,他们开始给女儿增加用药量——每天注射半支生长激素。
●卖房保证“增高针”
女儿每年注射生长激素要花三四万元,而夫妻俩每年的工资及奖金收入不到两万元,无奈之下只得向亲戚朋友借钱。望着记在本子上的一笔笔债务,陈玲心里很难受。
可是,李婷的身高每年只增加4厘米,远远赶不上同龄女孩每年增高8厘米左右的水准。
年春节后,陈玲和丈夫再三商量,决定以16万元的价格将住房卖掉,用以还债和给女儿买药。
虽然陈玲和丈夫一年半载难得吃上一回肉,但他们总是变着花样给女儿做好吃的,每天都让她食用蜂王浆等补品,每周都要给她吃一次海鲜……
●停药竟然长得更高
年5月,陈玲和丈夫再也借不到钱了,只得停止给婷婷注射生长激素。她心头在滴血,哭着对丈夫说:“还是顺其自然吧,我们尽力了!”
让夫妻俩感到惊讶的是,停药一年后,婷婷的身高竟然增加了8厘米。“给女儿使用生长激素每年不过增高4厘米,难道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难道石医生诊断错误?”夫妻俩不敢往下想,多次打电话问石医生,回答是:“停药后反而长得快,是生长激素充分发挥作用的表现。”
●非智力低下是性早熟
陈玲给7岁多的女儿洗澡时,突然发现她的两个小乳房发育了,出现鸡蛋大小的硬核儿,而且还有乳晕。
几个月后,陈玲带女儿医院检查,结果表明脑垂体CT正常,骨龄提示8岁半,智力测验IQ64分(注:69分以下为智力低下)。
陈玲对石医生说:“我女儿的成绩不错,应该不是智力低下呀,这会不会是误诊?”石医生说:“婷婷出现的症状不代表将来一定能发育,因为这个病就是性不发育。”
陈玲虽然半信半疑,直到9岁的女儿出现了月经初潮——夫妻俩吓坏了。检查结果,李婷的子宫形态正常,有卵泡发育,骨龄达到了13岁。石医生建议陈玲带女儿去上海交通大医院找小儿内分泌专家沈永年教授,做染色体检测。
沈教授给出结果:其女儿的症状不是“特纳氏综合征”,而是性早熟。上海第二医院的检测结果亦然。
●身高只会长到1.40米
女儿的性早熟能治好吗?
母亲得到的答复是:婷婷已错过治疗性早熟的最好时机了,因长期注射生长激素,长骨两端的骨骺线处于准闭合状态,身高可能只会长到1.40米左右。
陈玲惊呆了,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和丈夫倾家荡产给女儿使用生长激素,最终却害惨了女儿!
为了弄清真相,陈玲和丈医院遗传室,找到先后两次为女儿做染色体检测的李进喜医生。李医生说他的确观察到了不正常的染色体,医院出具的检测报告,他不愿评价。
●艰难获赔结局痛心
年12月,夫妻俩带着女儿及相关材料,向南京市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鉴定,但鉴定书的结论是“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尽管二人随后多次去南京市卫生局和江苏省卫生厅上访,医患双方数次协商,均没取得实质性效果。
年11月,陈玲和丈夫在好心人的提醒下,向南京市鼓楼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经过10余次调解,院方终于承认石晓玫医生对李婷诊疗不当。陈玲和丈夫也认识到给女儿过量注射生长激素,家长也有一定的责任。之后,婷婷获得院方一次性赔偿人民币28万元。
医院为李婷的性早熟买了单,但陈玲和丈夫认为这笔赔偿难以换回女儿的健康和未来。
编后语:
婷婷的遭遇,不仅有医生的失误,也有家长的责任。专家指出,人的最终身高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决定身高的因素中,遗传基因只占三分之一,而后天的营养、运动、睡眠等因素是影响孩子身高的重要因素。有些孩子发育延迟,家长不可“拔苗助长”,盲目地借助药物让孩子增高,这不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会付出高昂的健康代价!
摘自《女性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