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成功开展首例
无痛超声支气管超声探查术(EUBS)
3年前,48岁的景先生(化名)在体检时发现肺部结节,由于病灶小且位于肺部外周,医院未能明确诊断。
近期复查发现,景先生肺部结节较前“长大了”!
“这是肿瘤吗?我需要手术切除吗?”景先生坦言自己焦虑得不行,迫切希望得到明确诊断。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执行主任、同济十院宋小莲教授仔细阅读景先生肺部CT表示,患者肺部CT肿瘤表现不典型,但是否是肿瘤,需要进一步排除。由于景先生肺部CT提示病灶在肺的外周外带,常规的气管镜无法进入。如果病灶是良性结节,直接手术对于病人的损伤也极大,因此,R-EBUS检查(圆径探头支气管内超声)是最佳的方法。
10月9日,在宋小莲教授的指导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长海主任、医师曹大龙和护士长程晨等,在麻醉科主任史学兵的全力配合下,开展首例无痛支气管镜下超声探查术。在超声小探头引导下,一针完成活检取样,整个手术操作一气呵成、精确高效,整个镜检手术不到30分钟。
宋小莲教授介绍,常规支气管镜只能看到位于气管、支气管腔内的病变,而对管腔外的病变常常无能为力,肺外周支气管病变也是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的盲区。现在,采用EBUS技术可有效弥补这一缺陷。通过实时超声扫描定位病变组织,可精确取得需要的病理组织,是一种安全、高效、精准的诊断手段,可进一步提高肺部及纵隔疾病的诊断水平。
近年来,随着肺部CT在临床上普及后,肺外周结节发现率明显增加。如何精准、高效、安全明确诊断,又可降低对患者的损伤?超声支气管镜检查就是这样一种微创安全的诊断方法,支气管镜超声探查技术更是对肺癌的诊断和分期、肺癌个体化治疗有极大的临床价值。宋教授预约。
稿件、照片:曹大龙、程晨;编辑、修订:王传义;审核:王长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