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疗期间白细胞减少是由于肺癌化疗药骨髓抑制所引起的。实际上,肺癌化疗期间白细胞减少的同时还可能伴有血小板、红细胞的减少,只不过一般情况下,白细胞减少更为明显罢了。
白细胞减少一般出现在肺癌化疗1-2周,常于肺癌化疗后2-3周恢复。
白细胞是抵抗有害细菌、病毒对人体的侵害的警卫部队,因此,白细胞减少可能会引起激发感染,有时甚至是很严重的。因此,对白细胞减少的情况要特别注意。
肺癌化疗期间应该定时检查血常规;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去,也请家人、朋友不要过多探望,尤其是不要与有感冒、发热的人接触;注意有没有口腔、牙齿、肛门等部位的疼痛、溃疡和感染,一有情况就要即时向您的医生报告;白细胞减少升白细胞的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中药也有帮助。
肺癌化疗期间白细胞减少患者在饮食上也应相对注意:
1、进行肺癌化疗的患者要多吃高蛋白饮食,主要是提高机体抵抗力能为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提供物质基础。
2、进行肺癌化疗的患者要补充高维生素饮食,维生素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发育。有助于白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促使恢复正常。
3、严格消毒。此时病人易并发感染,故在制作食物时应严格消毒,决不吃生冷或不洁的食物。
4、应忌食柿子、荸荠、槟榔、薄荷、芥菜、生萝卜、萝卜缨、地骷髅、苦瓜、金橘等耗气伤正之品;也忌食胡椒、辣椒、桂皮、食茱萸、草豆蔻、荜澄茄等辛辣温燥伤阴的刺激性食物;还忌食生瓜、茼蒿、香蕉、螃蟹、蚌肉、田螺等寒凉损阳、生冷伤脾食品。
哪些因素与肺癌发生有关?
1、吸烟
吸烟是肺癌进行性增加的首要原因。烟雾中的苯并芘、尼古丁及少量放射性元素钋等均有致癌作用,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平均高4-10倍,重度吸烟者可达10-25倍。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的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肺癌的发病率越高。被动吸烟或环境吸烟也是肺癌的病因之一。戒烟后2-15年期间肺癌的发生进行性减少,此后的发病率相当于终生不吸烟者。
2、职业致癌因子
已被确认的致人类肺癌的职业因素包括石棉、砷、煤焦油,芥子气、烟草的加热产物以及铀、镭等放射性物质衰变时产生的氡和氡子气,电离辐射和微波辐射等。这些危险因素可使肺癌发生危险性增加3-30倍。石棉是公认的致癌物质,接触者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潜伏期达20年或者更久。
3、空气污染
包括室内小环境和室外大环境,室内被动吸烟、燃料燃烧和烹调过程均产生致癌物。有资料表明,室内用煤、接触煤烟或其不完全燃烧物为肺癌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对女性腺癌的影响较大。烹调时产生的油烟雾也是不可忽视的致癌因素。
4、电离辐射
大量电离辐射可引起肺癌,使肺癌的危险性高于普通人。
5、饮食与营养
研究表明,较少食用含有β胡萝卜素的蔬菜和水果,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升高。血清中β胡萝卜素水平低的人肺癌发生的危险性也高。
6、其他诱发因素
美国癌症学会将结核列为肺癌的发病因素之一。有肺结核病者肺癌发生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10倍。
7、遗传和基因改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