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随着夏日气温攀升,各科考试也逐渐提上了日程。考试月的第一篇,就送给要考预防医学的同学们吧!
June
预防医学
环境卫生
名词解释
1.污染源
2.环境污染
3.二次污染物
4.光化学烟雾
5.土壤污染
6.危险度评价
简答题
1.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哪些(类似的还有水体或土壤的危害)?
2危险度评价的组成?
答案
名词解释
1.污染源:是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或设备与装置,即污染因素的发生源。
2.环境污染:由于认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了直接的或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为环境污染。
3.二次污染物:是指排入到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环境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本省发生变化,或在环境中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理化性质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如酸雨,过氧乙酰硝酸脂,有机汞等。
4.光化学烟雾:是以汽油作为动力燃料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大气污染物。它是大气中存在的碳氢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在强烈日光紫外线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浅蓝色烟雾。
5.土壤污染: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
6.危险度评价:是对暴露于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该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可能引起的健康效应及其危害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预测环境有害物质对暴露人群可能产生的有害效应的概率。
简答题
1.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哪些(类似的还有水体或土壤的危害)?
答:直接危害: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变态反应,非特异性疾病多发,致癌作用。
间接危害:温室效应,形成酸雨,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
2危险度评价的组成?
答:危害鉴定,暴露评价,剂量-反应关系评价,危险度特征分析。
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病管理
名词解释
1.职业人群健康监护2.医学监护
3.职业环境监测4.职业性紧张
简答题
1.职业病发病的三条件和五特点是指什么?
2.简述职业卫生服务核心内容。
答案
名词解释
1.职业人群健康监护:以预防为目的,通过对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检查以及系统、定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有关健康资料,掌握职业人群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并连续性地监控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等的分布和发展趋势,以便适时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危害因素所致疾患的发生和发展。
2.医学监护:是指对职业人群进行医学检查和医学实验以确定其处在职业危害中是否出现职业性疾患,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定期)、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
3.职业环境监测:是对作业者作业环境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检测,分析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以及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
4.职业性紧张:是个体特征与职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工作需求超过个体应对能力而发生的紧张反应。
简答题
1.职业病发病的三条件: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结构和性质;②作用于人体的量;③人体的健康状况和易感性。
职业病发病的五特点:①病因明确;②病因与疾病之间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③群体发病;④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处理,预后康复效果较好;⑤重在预防,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2.职业卫生服务核心内容为:
⑴工作场所的健康需求评估:针对性地和有效地解决工作所致的作业者健康问题,包括:生产工艺分析;收集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物质及相关资料;改进或指导、监督改进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控制和安全卫生操作规程等。
⑵职业人群健康监护:包括医学监护、工作环境监测和信息管理。
⑶健康危险度评估
⑷危害告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⑸职业病和工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
⑹实施与作业者健康有关的其他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在进行职业卫生服务时,应结合其他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如预防接种、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与慢性病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等。⑺职业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
临床预防服务与健康管理
名词解析
1.clinicalpreventiveservice2.健康管理
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4.健康筛检5.免疫接种
问答题
1.疾病管理的特征有哪些?
2.确定评价危险因素的优先次序?
答案
名词解析:
1.临床预防服务:是指在临床场所(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在家庭和社区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的冰上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实施个性化的预防干预措施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它是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是临床与预防一体化的卫生服务。
2.健康管理:对个体或群众的健康状态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和预防干预的全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众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需求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
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指从个体或(和)群体健康信息咨询或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4.健康筛查:指运用快速、简便的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以及危险因素监测与评估等手段,在健康人群中发现未被识别的病人或有健康缺陷的人。
5.免疫接种:是指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
问答题:
1.疾病管理的特征有哪些?
答:①以特定疾病患者为服务对象:疾病管理首先要进行人群的识别和分类以确定目标人群,主要针对重点慢性病,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②干预过程需多个部门间的协调:由于慢性病自身发生、发展过程的复杂性使其防治过程设计多个服务提供者,疾病管理需注重多部门、多学科之间的协调,建立多方合作机制,积极开展综合性干预活动,③强调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照护: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强调其自我管理和照护能力,可以提高慢性病管理效果。疾病管理强调患者自身的能动作用,通常由健康管理师、护士、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对病人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
2.确定评价危险因素的优先次序?
答:1.危险因素导致的特定疾病的严重性
2.危险因素是否有普遍性
3.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
4.某危险因素能否被准确地检测
5.有无证据表明采取干预措施后可促进健康
6.上述诸方面与其他优先的健康问题相比如何
健康行为干预
名词解释
1、health-relatedbehavior2、healtheducation3、healthpromotion
4、preventivehealthbehavior5、selfcarebehavior
思考题
1、简述健康相关行为生态模式的主要内容。
2、简述健康促进的十个活动领域及三项基本策略。
3、简述临床咨询的基本模式——五A模式。
答案
名词解释
1、health-relatedbehavior:即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任何与疾病预防、增进健康、维护健康及恢复健康相关的行为。
2、healtheducation:即健康教育,是指在帮助目标人群和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行动。
3、healthpromotion:即健康促进,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4、preventivehealthbehavior:即预防性健康行为,指个体从事的自认为健康的、以预防或早期发现无症状疾病为目的的任何行动。
5、selfcarebehavior:即自我保健行为,指的是促进或维持自身健康而采取的行动。
思考题
1、答: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模式的主要内容:
(1)健康相关行为的发生发展受到多个水平的因素的影响:个体内部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公共政策因素、物质环境因素。
(2)多种类型的因素可以影响健康相关行为,例如居所特点、社区资源、经济条件、信息环境、娱乐设施等。
(3)在这些因素和水平间存在相互联系,而人的行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
(4)健康教育在多个水平实施干预有可能取得最佳效果。
(5)多个水平的行为干预活动需在多个方面的人群中方易实施。
2、答:(1)健康促进工作,要考虑健康促进的十个工作领域: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3加强社区行动;4发展个人技能;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6促进对健康的社会责任;7增加健康投资来解决健康和社会的不公平;8巩固和拓展健康的伙伴关系;9增强社区能力;10建立健康促进的有力保障。
(2)健康促进的三项基本策略:1倡导:倡导政策支持、社会各界对健康措施的认同和卫生部门调整服务方向,激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