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呼吸系统的直接感受,随着雾霾天的持续,我们感觉周围罹患肺癌的人越来越多。的确,肺癌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男性中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是第一,女性则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二。每年的11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而年是“精准医疗元年”,我们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向身边有肺癌患者的人们传递更多的肺癌知识:肺癌并非是不治之症,科学防治肺癌,从了解肺癌开始。
图片来源:Bender,E.()。“Epidemiology:Thedominantmalignancy.”Nature():S2-3.
肺癌的流行病学
图片来源:Bender,E.()。“Epidemiology:Thedominantmalignancy.”Nature():S2-3.
年的我国肺癌发病率为万分之5.4,死亡率是万分之4.5,位于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吸烟是肺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有约十分之一的不吸烟人群发生肺癌。在美国,肺癌确诊后的5年生存率为17.8%。在我国,每年有超过60万人死于肺癌。
肺癌的病因
肺癌发病病因主要有吸烟、环境污染、职业接触、肺部慢性病以及遗传基因易感性等。其中吸烟是肺癌发病的首位高危因素,80%以上的肺癌被认为是由于吸烟而引起,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以上。不吸烟女性因丈夫吸烟而患肺癌的危险将增加30%。特别是“三20”人群,即吸烟20年以上的人群、20岁以下就开始吸烟的人群、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群,都是肺癌的高危人群。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吸烟者在中国,这也是肺癌在中国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Deweerdt,S.()。“Aetiology:Crucialclues.”Nature():S12-13.
吸烟、职业接触、环境污染等环境因素,对于不同的遗传背景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致病性”;比如有些人符合“三20”的条件,却不会得肺癌,而有些人则得了肺癌。遗传学上将这种差异叫做“遗传易感性”。
肺癌易感性
遗传易感性是指,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或某种遗传缺陷、使其具有容易发生某些疾病的特性。如上文所说,不同的人在同样吸烟数量下,有些人发展为肺癌,有些人没有发展为肺癌,这就可能是由遗传易感性决定的。肺癌的遗传易感性也是肺癌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领域,虽然除了部分家族性肺癌以外,大部分的肺癌跟直接的遗传因素无关,但是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研究方法,科学家们还是找到了一些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和位点。
细胞色素P家族是一种重要的氧化代谢酶,参与多种重要药物的代谢。其家族的几个成员CYP1A1、CYP1B1、CYP2D6、CYP2A13等基因上的多个位点都与肺癌的发生风险相关。这与吸烟和环境污染物等带入体内化学物质的代谢能力相关:代谢能力差的人可能更容易积累多环芳烃(PAH)等物质,从而对肺组织产生损害。
另外,一项针对5,例散发肺癌病人和5,健康人对照的队列研究,将遗传易感位点定位在5号染色体的rs(TERT)位点,这个位点的TT基因型跟肺癌高发相关。TERT是端粒酶逆转录酶,在生理状况下,是抑制肿瘤产生的,但是突变体可能失去或者降低酶的功能,从而易发生肿瘤。
当然,与肺癌相关的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还很多,这里列举的只是其中一部分。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还有更多的肺癌易感基因被确定,而这些敏感位点与最终罹患肺癌的关系也将逐步被揭示。
肺癌的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是一个新兴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是建立在了解个体的基因、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的。目前,精准医疗最成熟,或者说效果最好的,就是肺癌中占80%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科手术依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仅适用于NSCLC中的一小部分无或局限性转移的患者,并且很多患者手术治疗后仍会复发转移。近年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肺癌致瘤中的作用以及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备逐步被临床认可,临床上合理的筛选EGFR靶向治疗对象及判定检测结果在治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治疗的关键。同时KRAS和BRAF突变以及ALK基因重排和最新的PD-L1基因在肺癌靶向治疗中的作用也逐步被临床认可。
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