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第七届中德肺癌论坛已在上海顺利落下帷幕。本次中德肺癌论坛(CGLCF)医院院长费苛教授、医院副院长吴一龙教授、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的ChristianManegold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医院周彩存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本届论坛旨在展示中欧之间近年来在肺癌领域取得的学术成果,为中欧之间学者专家提供沟通的平台,加强国际交流,深入分享和探讨全球肺癌领域的研究进展,增加双方友谊,为中欧之间研究者开辟更多的科研协作空间。为期两天的论坛就肺癌诊断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热点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全场座无虚席,气氛十分热烈。小编有幸和与会的各国专家进行了近距离的沟通交流,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周彩存教授一起来探讨一下国内肺癌基因检测的现状和了解一下东西部肺癌协作组吧!肿瘤资讯:周教授您好,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国内肺癌基因检测的现状如何?以及您是如何看到譬如东西部肺癌协作组等跨区域合作在推动肺癌治疗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这种形式的合作未来的发展前景。
周彩存教授:肺癌不是一个简单的、单纯的疾病,根据临床特征来指导治疗、甚至推测患者有无基因突变,是十分不可靠的。因此肺癌的基因检测很重要!不过,我们国内肺癌基因检测的比例并不乐观,只有30%左右、不足40%,还是有很大的一个差距。造成检测比例不高的原因很多,针对相关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各个专科都在治疗肺癌,肿瘤内科、放疗科、呼吸内科、胸外科,甚至中医科、介入科都在治疗肺癌,不同专科的医师对基因检测问题的认识程度不一致,有的认为基因检测非常重要,有的认为可有可无。所以,有必要针对相关医师进行科普宣传,提高对肺癌基因检测重要性的认识。这对提高肺癌基因检测率会有巨大帮助!2.医院层次不一,医院的医疗资源及肺癌病例数等各方面情况也不一,医院对肺癌及相关基因检测的重视程度不一。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对没有条件进行基因检测的单位提供商业检测、公共实验室检测等相关支持。3.医师技能水准不一,因此要提高医师的相关技能。提高医师在胸水采集、穿刺活检、开胸活检等方面的技能,为基因检测打好基础。4.明确政府职能,如检测费用是否考虑进入医保等。目前肺癌治疗中,比较强调针对EGFR及ALK的靶向药物;但肺癌的驱动基因有很多,如HER2突变、Ros1、Ret原癌基因等。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HER2突变患者应用小分子抑制剂后效果非常好,这应该是我们可以鐧界櫆椋庣殑鐥囩姸鍥剧墖鍒濇湡鍖椾含涓鍖婚櫌鏄獥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