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简介
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HX)联合化疗对比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II/III期临床研究
适应症: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性标准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
1)探索HX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探索HX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客观有效率(ORR)
次要目的:
1)探索HX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缓解持续时间(DOR)、1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期(OS);
2)评价HX的药代动力学及免疫原性探索性目的:探索受试者肿瘤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量等指标与疗效(PFS、OS、ORR等)之间的关系,为明确获益优势人群提供参考
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II期
设计类型:单臂试验
随机化:非随机化
盲法:开放
试验范围:国内试验
试验人数:60人;
主要入选标准
1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本研究并愿意遵循而且有能力完成所有试验程序
2男女不限,年龄≥18岁者
3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IV期(M1a/b-AJCC第七版)非鳞状NSCLC者
4针对晚期或转移性NSCLC未接受过系统性治疗(辅助/新辅助治疗末次用药后大于12个月出现疾病进展者可入组)
5无EGFR或ALK靶向治疗指征的患者(无EGFR突变、ALK基因重排)
6受试者须有至少1个可测量病灶(按照RECIST1.1标准),如果将既往接受过放疗的病灶作为靶病灶,须确认该病灶为疾病进展,如果有至少1个其他可测量的靶病灶,则可将既往接受过放疗的病灶作为非靶病灶进行随访
7随机前需提供组织样本检测PD-L1表达水平,患者需提供未接受过放疗的肿瘤组织样本,且组织样本最好取至患者被诊断为转移性病变之后,如果患者无法提供近期的组织样本,可以接受(新)辅助治疗前的组织样本
8预计生存期至少3个月者
9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体能状态为0或1者
10有适宜的器官功能,根据以下实验室检查:
?血清白蛋白≥2.5g/dL;
?嗜中性细胞绝对计数(ANC)≥1.5×10^9/L;
?白细胞绝对计数(WBC)≥3.0×10^9/L;
?血小板≥×10^9/L;
?血红蛋白≥90g/L,入组前4周内未输血;
?肌酐清除率(CrCl)≥50mL/min;
?AST和ALT≤2.5倍ULN,肝转移患者≤5倍ULN;
?血清总胆红素(TBIL)≤1.5倍ULN,对于血清总胆红素1.5倍ULN的患者,直接胆红素需≤ULN;
?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或凝血酶原时间(PT)≤1.5倍ULN(正在接受抗凝血治疗的病人除外),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1.5倍ULN(正在接受抗凝血治疗的病人除外)
11有妊娠可能性的女性,需在首次给药前72小时内进行尿液或血清妊娠试验,且结果为阴性;如果尿检呈阳性或不能确认为阴性,则需进行血清妊娠检查
排除标准
1组织学检测显示以鳞状细胞为主的非小细胞肺癌,混合型肿瘤如果存在小细胞成分,则受试者不能入组
2本研究首次给药之前:a.针对转移性疾病接受过全身性细胞毒性化疗或抗肿瘤生物治疗(如厄洛替尼、克唑替尼、西妥昔单抗等);b.首次给药前3周内接受过重大手术;c.首次给药前4周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药物或器械);d.首次给药前6个月内对肺进行过30Gy的放疗;e.首次给药前7天内进行过姑息性放疗;f.首次给药前30天内接种过活病毒疫苗(接种不含活病毒的季节性流感疫苗可入组)
3合并有临床活动性憩室炎、腹腔脓肿、胃肠道梗阻、腹膜癌、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消化道穿孔
4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5年内曾诊断为任何其它恶性肿瘤的患者,除外经充分治疗后具有低转移风险和死亡风险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90%),如经充分治疗的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皮肤癌或宫颈原位癌及其它原位癌
5已知对大分子蛋白制剂/单克隆抗体、顺铂、卡铂或培美曲塞的任何成分过敏
6有器官移植史,或干细胞移植史
7曾接受过其他抗PD-1、PD-L1或PD-L2制剂或针对其他免疫调节受体或机制的抗体治疗,包括(但不限于)针对IDO、PD-L1、IL-2R、GITR的抗体;或曾接受过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者;
8首次给药前有严重感染由研究者判定不符合参加试验的患者
9既往有明确的神经或精神障碍史,如癫痫、痴呆症,或经常使用任何非法药物或(在最近一年内)有药物滥用(包括酒精)史,可能影响试验依从性者
10妊娠期或哺乳期者,或计划在试验期间妊娠或生育者
11患有活动性肺结核
12经治疗未控制稳定的系统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13研究者判断由于其他原因(如可能会干扰本研究的既往或现患并发症、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不适合参加该试验的受试者
各参加中心
序号机构名称主要研究者城市1同济大医院周彩存上海2医院方健北京3医院陈雪琴杭州4医院操乐杰合肥5医院潘频华长沙6医院邬麟长沙7医院葛洋北京8北医三院曹宝山北京9哈尔滨医院于雁哈尔滨10医院李晓玲沈阳以上信息来自于CFDA“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公示平台”。
欢迎患者将项目编号(标题前数字:如)、个人姓名、联系方式、所在城市及病史信息发送至我们的招募邮箱:ZM
smo-clin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