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直是临床诊疗的难题,如何改善这类患者的生存极具挑战,如今免疫治疗的进展使得诊疗观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那么:
1.III期非小细胞肺癌诊疗的特点及进展如何?
2.医院III期肺癌诊疗中心成立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年5月21日,医院正式启动III期肺癌诊疗中心。我们特邀医院的胸部肿瘤内科的黄诚教授,谈谈III期肺癌诊疗中心在为患者提供更方便更精准诊疗方案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专家简介
黄诚教授二级主任医师教授福建省肿瘤化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第三、四、五届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常务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及生物标志物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阶平基金会肺癌多学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肿瘤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专委会主任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黄诚教授采访
1
III期非小细胞肺癌诊疗的特点及进展
由于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异质性很强,因此其诊断和治疗都较为复杂,需要进行多学科讨论。在诊断上,III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切除和不可切除的界限有时难以界定,尤其是IIIA-N2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存在很大的争议。
目前将N2病变分为四类:第一类术前和术中未发现而术后病理检查发现N2单组淋巴结转移,此类患者的预后较好,考虑手术切除;第二类术中发现N2单组淋巴结转移,此类患者也可接受手术治疗;第三类术前检查N2淋巴结单组或多组转移,融合无固定,一般不进行手术切除;第四类N2呈大块状或多组转移表现,转移的淋巴结固定,是不可切除的。
在临床工作中,N2分类的确定需要影像科、病理科、外科及内科等多学科医生的共同参与,以判断患者是否可以进行手术切除。在治疗上,对于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传统的治疗是放化疗,而随着免疫治疗的出现,尤其是PACIFIC临床研究结果的发表,我们发现同步放化疗后免疫维持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通过这种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使不可手术切除的III期NSCLC也有可能实现治愈。
医院III期肺癌诊疗中心成立的重要意义III期非小细胞肺癌属于局部晚期,目前诊疗进展十分迅速。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出现以后,更多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获得了治愈的希望,为此类患者的诊疗带来了新的进步。因此,多学科综合诊疗已成为国内外肺癌诊疗领域的共识,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与中华肿瘤学会肺癌医学组共同编写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的推出,对临床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III期肺癌诊疗中心的成立,首先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了患者应该归属于哪个学科去治疗。其次,不同科室专业的医生会有各自的局限性,通过多学科规范化诊疗,可以为患者提供最大的获益。再者,III期肺癌诊疗中心推动了诊疗遵循指南规范的进程。最后,临床工作者还应当开展探索性的临床研究,以提升III期肺癌诊疗的水平。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