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竟会转化成小细胞肺癌看这些基

既往研究显示EGFR+RB1+TP53共突变(以下简称三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易转化为小细胞肺癌,美国纪念斯隆.医院有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

5%的肺癌患者存在三突变,在三突变的肺腺癌患者中,18%会转化为小细胞肺癌。

不管有没有转化小细胞肺癌,三突变患者初始EGFR靶向治疗持续时间较短,只有9.3个月,明显短于EGFR+TP53共突变或单纯EGFR突变患者。

三突变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9.1个月,与EGFR+TP53共突变或单纯EGFR突变患者相比也有缩短的趋势。

此外三突变患者中AID/APOBEC高频突变和全基因组倍增的患者更易出现小细胞肺癌转化。

1

EGFR+RB1+TP53共突变,不吸烟也会得小细胞肺癌

研究人员从例肺癌患者中检测出43例EGFR+RB1+TP53共突变(以下简称三突变)患者,其中EGFR突变包含LR突变、19外显子缺失突变、SI/GC突变以及?LQ突变。

这些患者全部是有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

在EGFR+RB1突变患者中,只有11例是TP53野生型(11/54),而这些TP53野生型的EGFR+RB1共突变患者全部没有出现小细胞肺癌转化或PTEN缺失。

4例三突变患者(9%)确诊时即为小细胞肺癌,全部为非吸烟者,相对年轻(中位年龄55岁)。

其余39例三突变患者确诊时为肺腺癌,其中7例(18%)病程中转化为小细胞肺癌,从开始靶向治疗至小细胞肺癌转化的中位时间为1.1年。患者是否吸烟与是否转化为小细胞肺癌无关。

28例(65%)三突变患者有脑转移,其中18例确诊时即有脑转移,10例在病程中出现脑转移,从确诊晚期肺癌至出现脑转移的中位时间为2年。

如有疑问,

欢迎扫码加入肺腾病友群获取帮助!

2

EGFR+RB1+TP53共突变,靶向治疗效果差

39例三突变肺腺癌患者都接受了靶向治疗,多数是厄洛替尼治疗(65%),此外还有吉非替尼、阿法替尼和奥希替尼治疗。

基因检测后初始接受靶向治疗的三突变肺腺癌患者(20例),不论是否转化为小细胞肺癌,总体的终止初始靶向治疗的中位时间为9.5个月,相比EGFR+TP53共突变患者的12.3个月和单纯EGFR突变患者的36.6个月明显缩短。

上述初始靶向治疗的三突变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9.1个月,相比EGFR+TP53共突变患者的40.8个月和单纯EGFR突变患者的56.4个月有缩短趋势。

未出现小细胞肺癌转化的三突变患者TM和EGFR扩增检出率相对未出现小细胞肺癌的三突变患者以及非三突变EGFR突变患者都要低,提示出现小细胞肺癌转化的三突变肿瘤相对不依赖于EGFR通路,靶向治疗效果也较差。

图一:A为初始靶向治疗终止时间曲线图,B为总生存期曲线图

3

哪些三突变患者更容易转化为小细胞肺癌?

虽然三突变患者更容易出现小细胞肺癌转化,但毕竟还有很多患者没有出现小细胞肺癌转化。那出现小细胞肺癌转化的三突变患者基因有什么特点?

研究人员对患者的基因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最终发生小细胞肺癌转化的三突变患者中多数有AID/APOBEC高频突变和全基因组扩增(WGD),即使在转化前的样本也能检测出AID/APOBEC高频突变和全基因组扩增。

AID/APOBEC高频突变和全基因组扩增增加了染色体的不稳定性,有可能促进了小细胞肺癌转化。

4

基因检测全面,治疗才能精准

越来越多研究显示EGFR突变的患者异质性也很大,所以我们看到有些患者靶向治疗持续时间长达3-5年,而有些患者只有几个月,差异巨大的原因可能是患者的基因特征,仅仅检测几个驱动基因不能反映患者基因特征的全貌,也就无法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因此在确诊时进行全面的基因检测将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

参考资料:

MichalOffintal.ConcurrntRB1andTP53AltrationsDfinaSubstofEGFR-MutantLungCancrsatriskforHistologicTransformationandInfriorClinicalOut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tool.com/jbjc/7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