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靖,主治中医师,医学博士,孟河医派、温病学派传人,原海军军医大学教师,医院医师。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目前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中,肺腺癌患者占了大多数。和吸烟所导致的肺鳞癌不同的是,不少肺腺癌患者不吸烟,甚至没有厨房油烟接触史。
肺腺癌潜伏得有多深?
通常早期肺腺癌的发现一般是由胸部CT发现,早期肺腺癌往往表现为非特异性的肺部结节。尽管有很多统计结果表明,小于5mm的肺部结节恶性概率不高,但是谁也不敢把统计误差不当回事。肺部磨玻璃结节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但光从影像学检查去判断肺部结节的良恶性质,还是有一定的漏诊和误诊概率。教科书上通常把肺腺癌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归为周围型肺癌,但临床上遇到的经手术证实的肺腺癌在影像学上的分布非常“随机”,它可以临近主支气管,可以在靠近胸膜的位置,可以在肺底,也可以在肺尖。肺部真菌感染、分歧杆菌慢性感染、疤痕组织、肺淋巴结炎、淀粉样变等,诸多病种在局灶结节的影像学表现上,可以非常相似,难以辨别,最后不得不冒险通过手术病理去证实。问题是,毕竟是手术,谁敢去为了证实某个事实动一刀?
潜伏的肺腺癌不仅仅骗过了影像科医生的眼睛,还欺骗了免疫系统。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那些发生变异的异常细胞,但早期的肺腺癌显然骗过了免疫系统,没有任何白细胞对肺腺癌细胞进行攻击。我们对于肺癌的检查,除了CEA、Ca等非特异性指标外,还会检查NSE和Cy。医院里发现部分肺腺癌患者,他们直至终末期肿瘤指标依旧在正常范围内。
肺腺癌潜伏得有多久?
肺腺癌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任何权威、任何书籍都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答案,再以“吸烟”、“空气污染”作为一概而论的答案,显然不符合事实。值得注意的是,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可以看作是肺腺癌的癌前病变。这种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有关。有许多人发生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认为这类疾病有自愈性,放任不管,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是造成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一个原因。从慢性炎症、发展为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发展为肺腺癌,这个过程可以长达十余年。肺腺癌在原位癌阶段,可以长达5-10年,期间大小形态可以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当肺腺癌突破基底膜进行浸润性生长时,很容易发生早期转移(肝、骨、脑)。
早期肺腺癌在原位癌阶段一般首选手术切除。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创楔形切除越来越容易被患者接受。但正如潜伏特务会发展下线特务一样,原位肺腺癌的切除不代表它不会复发,造成肺腺癌的原因依然存在,患者的免疫系统依然不能有效识别异常细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提出肺腺癌术后要服用10年中药抗肿瘤的原因。
上海贾记医馆中医门诊部特色项目上海贾记医馆中医门诊部每周特色门诊安排表责任编辑:上海贾记医馆
预约
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