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一篇来自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的临床研究:肿瘤内CD39+CD8+T细胞可预测NSCLC患者对抗PD-1/PD-L1治疗的反应。
摘要
背景
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阻滞剂目前广泛用于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尽管有可用的生物标志物分层,但临床反应有所不同。因此,寻找具有改善的反应预测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工作正在进行中。以前,我们使用大规模细胞计数法进行深层免疫分析(CyTOF),提供的证据表明CD39+CD8+T细胞在未接受过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中代表了肿瘤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我们假设对该T细胞亚群的准确定量可以预测免疫治疗的结果。
方法
为了将其转化为临床环境,本研究将CyTOF数据与通过一系列临床相关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包括常规免疫组织化学(IHC),多重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mIHC/IF)以及NanoString进行的基因表达测定。
结果
使用mIHC/IF而不是常规IHC或NanoString进行的定量与CyTOF结果相关。然后在单独的回顾性NSCLC队列中评估mIHC/IF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由mIHC/IF确定的CD39+CD8+T细胞比例成功将对PD-1/PD-L1抑制剂的应答者和非应答者分层(客观应答率为63.6%,阴性组为0%)。这种预测能力独立于其他混杂因素,例如总CD8+T细胞比例,CD39+淋巴细胞比例,PD-L1阳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状态和其他临床病理参数。
结论
我们的结果表明,mIHC/IF平台是评估CD39+CD8+T细胞比例的临床相关方法,该标记物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预测NSCLC患者对PD-1/PD-L1阻滞的反应。有必要在其他NSCLC队列中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关键词
CD39;免疫荧光;免疫治疗;肺癌
临床问题
免疫治疗包括PD-1、PD-L1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显着延长了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这种治疗中受益,目前缺少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的标志物;
作者前期通过大规模流式细胞术(CyTOF)发现了CD39+CD8+T细胞,本研究作者假定具有较高频率或密度的CD39 +CD8+TIL的患者可能与免疫治疗疗效相关;
本研究旨在确定可用于准确量化肿瘤微环境中的CD39 +CD8+T细胞的临床相关方法。使用临床诊断自动染色剂,常规IHC和通过NanoString进行的基因表达分析对全自动mIHC /IF进行分析,以了解其与以前通过CyTOF进行CD39 +CD8+T细胞定量分析的一致性。 然后,对来自另一群接受PD-1 /PD-L1阻断治疗的患者(n =35)的FFPE样品上的CD39 +CD8+T细胞的mIHC /IF定量进行验证,以确定该患者分层标记物的作用。
表1:单因素逻辑回归的结果,可将响应者和非响应者分层。在这里展示的所有参数中,只有CD39+CD8+T细胞比例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丰富NSCLC患者对PD-1/PD-L1阻断疗法的反应。
表2:CyTOF,IHC,mIHC/IF和NanoStringnCounter基因表达分析之间的比较。
图1:肺FFPE样品的原理图工作流程。
图2:当定量NSCLC样品中CD39+CD8+T细胞表达时,使用NanoString进行mIHC/IF,IHC和基因表达测定的有效性
图3:基于mIHC/IF的CD39+CD8+T细胞定量预测了回顾性NSCLC队列中的治疗反应(n=35)。
研究结果:CD39+CD8+T细胞比例是独立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的强预测生物标志物
ROC分析显示CD39+CD8+T细胞比例与反应状态密切相关(AUC:0.)。当使用总CD8+T细胞中31.05%CD39+CD8+T细胞的截止值时,可达到88.6%的准确性,85.7%的特异性和%的灵敏度。如表1所示,CD39+CD8+T细胞比例是我们队列中测试的唯一显示出显着预测价值的参数。没有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包括总CD8+T细胞比例,总CD39比例,年龄,吸烟状况,PD-L1阳性和EGFR状态,没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当使用上述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和低CD39+CD8+T细胞比例组时,没有任何临床病理参数被确定为混杂因素,也没有相关性。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些结果,客观应答率(ORR)分析显示,截断31.05%的CD39+CD8+T细胞比例显示出63.64%的应答率,而31.05%的组的ORR=0%。在我们的队列中,CD8和PD-L1的总体状态未能达到这样的准确性(图3E)。
结论:
证明了通过mIHC/IF评估的CD39+CD8+T细胞比例可预测针对PD-1/PD-L1的免疫治疗。
思考:本研究和我们前期的想法一致,预测免疫治疗的反应最有可能是通过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相关指标进行预测,该研究结果期待大样本验证进而可能应用于临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