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单九号院,是著名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所在地。百年来,从这里毕业的莘莘学子,已成为中国医学界的脊梁。现在,他们又汇集在这里,为每一位中国老百姓,用平实简单的语言,做负责任的医学科普。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及不断的普及,人们健康查体意识的提高,意外发现肺部结节的情况越来越多。平白无故肺上长了这么个东西,到底是不是肺癌?这个疑问就如一把利剑悬在很多人头上。
可能是癌吗?可真让人担心
为了对付这个结节,如果太过激进,本着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原则,那么会有相当大一批患者最终因为良性病变,白白挨了刀;如果一定要证据确凿再行处置,可能又有部分患者因为错失时机而导致不能根除肿瘤甚至全身转移。那么,对医患双方来说,该怎样正确认识肺部结节呢?
这里,就让王大夫带领大家我们细数下肺结节的“前世今生”。
它是谁?
首先,什么叫做肺结节?放射影像学上,直径小于等于30mm的病变称为结节,直径大于30mm的病变则称为肿块。
孤立性肺结节的经典定义是“放射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的被肺实质完全包围的单发小病灶(≤30mm),通常边界清晰,且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通常不伴有其他影像学特征”。
可以看出,结节一般是没有症状的,那么它的发现,绝大多数时候是个意外,多数是体检或者其他疾病去拍个胸片或者胸部CT发现的。
红箭头所示为CT发现的肺结节
它是好是坏?
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这个意外出现的结节究竟是好是坏?或者换句话说,是良性多还是恶性多?这将直接决定我们鉴别和治疗的策略。
关于良恶性的发生率,不同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不过大家可以放心,总的来说,良性占绝大多数,例如在泛加拿大肺癌早期检测研究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中,发现的12,个结节中仅有个(1%)为恶性结节。
当然,这是国外的数据,国内的空气质量和汽车尾气问题总体比较严重,目前还没有国内的官方数据。但就我们行医经验来看,还是有必要深入检查,以防患于未然。
只有少数结节是恶性的
它因何而生?
下面是常见的各种肺结节的病因
恶性结节
原发性肺癌及癌前病变
其中腺癌最为常见,大约占50%,其次为鳞癌及大细胞癌。
癌前病变相对危害较小,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和处理的话治愈率相当高。但如果很遗憾错过了早期,那只能讨论5年生存率的问题了,有些恶性肺部肿瘤,结节很小,甚至不超过1公分的时候,都可以转移到全身。因此,将肿瘤扼杀在摇篮里十分重要。
转移癌
大多数肿瘤肺转移表现为多发的、实性结节,同时也有其他部位的不适或者临床表现。如果有胸腔以外的肿瘤病史的,且胸部影像学很不幸地发现肺部结节,这个结节有25%的概率是转移癌。
类癌
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一般生长比较缓慢,可以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部分患者会有潮红、腹泻等副肿瘤综合征的表现。
良性结节
常见病因包括感染性肉芽肿和良性肿瘤(如错构瘤),相对较少见病因包括血管性病变和炎性病变。这时通过高分辨CT进行鉴别是个不错的选择。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体检查出了肺结节,下一步该怎么办呢?还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欲知后事
且待下回分解
作者简介
王颖轶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肿瘤内科工作。内科功底深厚,全面掌握肿瘤内科知识,擅长肺癌靶向为主的综合治疗,胃癌、肠癌、乳腺癌、肝胆管细胞癌、肉瘤等实体瘤的多学科诊治。同时是国内知名遗传精准咨询师,擅长解读基因测序报告。在职期间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国外SCI论文7篇。先后获得过吴阶平基金、CSCO专项基金及中国医学科学院青年基金等多项基金。
东单九号院
面向大众普及的医学资讯
来自东单三条九号的校友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