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科实用前沿热点,多学科专家话危重症

年9月15日,由首都医科医院妇产科主办的第十一届产科危重症及产科热点诊治进展医院门诊楼二层报告厅顺利召开。为了提高产科危急重症救治水平,促进产科学科发展,大会邀请了众多知名专家莅临现场就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羊水栓塞诊治进展”等专题内容进行交流与探讨,现场学员认真听课,学术氛围浓厚。中国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支持媒体,全程报道此次大会,以下为大会精彩内容。

开幕式由首都医科医院妇产科郝增平主任主持,她讲到,学习班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大会采用“多学科名家授课、病例分析、现场互动”等形式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经验,希望大家能学有所获,并对莅临大会的领导、专家和参会代表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及衷心的感谢!最后,北京妇幼保健院刘凯波教授,首都医科医院教育处陈瑛副处长分别为开幕式致辞,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郝增平主任主持开幕式

刘凯波主任开幕式致辞

陈瑛副处长开幕式致辞

刘凯波主任:北京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管理对策

北京妇幼保健院刘凯波主任分享了“北京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管理对策”。她首先对北京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以及在危重症救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介绍。此外,针对市区两级产科质量管理办公室上报的已评审病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介绍:1.入院环节存在问题;2.入院诊断及处理存在的问题;3.医疗管理问题;4.临床技能存在的问题。随后,她又简单介绍了目前产科危重症患者管理的十大不足。最后,结合产后出血孕产妇安全管理共识要点,刘主任对危重孕产妇的管理策略进行了重点解读。

郝增平教授:妊娠合并宫颈癌和宫颈病变的管理

首都医科医院妇产科郝增平教授主要对妊娠合并宫颈癌的定义、筛查和宫颈病变的管理,妊娠合并宫颈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分娩方式等方面内容给予梳理。目前世界范围内,由于缺乏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妊娠合并宫颈癌的治疗方案尚无统一标准。随着我国宫颈癌筛查工作日趋完善,生育年龄的逐渐推迟,妊娠合并宫颈癌的发生率可能呈现上升趋势,郝教授建议到:1.加强孕前及孕期宫颈病变筛查工作;2.重视孕期产科相关疾病与子宫颈癌的鉴别诊断;3.综合考虑宫颈癌分期、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妊娠状态与患者及其家庭对生育的渴望程度等因素,权衡母儿预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边旭明教授: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认识及遗传学研究进展

医院边旭明教授通过SGA和FGA的定义、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病因、临床分型等三方面内容展开了系统的讲解。我国FGR的发病率为3%-8%,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远期成年疾病相关。FGR围产儿的死亡率比正常围产儿高4-6倍;FGR中局限性胎盘嵌合体的发生率是正常胎儿的3倍。随后,边教授介绍了FGR的临床分型、遗传学的主要病因以及最新进展。特意提到单卵双胎之一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中胎盘甲基化、基因组印迹及miRNA等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对于揭示FGR发病机制有重要的意义。

张洁文副主任医师:妊娠合并慢性肾病的围产期管理

首都医院妇产科张洁文副主任医师带来的讲座为“妊娠合并慢性肾病的围产期管理”。她首先对CKD的定义、肾脏功能损害的指标、CKD的eGFR分期、CKD的危险分层、常见的CKD类型、妊娠期泌尿系统的生理性改变、妊娠期肾功能的评价等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随后,又重点讲解了CKD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和CKD对妊娠进展的影响,并指出除肾脏疾病分期外,妊娠前是否合并慢性高血压、24h尿蛋白定量及肾脏疾病的类型均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除CKD分期外,慢性高血压和蛋白尿的严重程度也是肾脏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高血压持续发展会使妊娠期间肾功能恶化的可能性增高3倍;合并CKD的孕妇妊娠期并发高血压性疾病会增加产后ESRD的发生风险。最后,对CKD患者妊娠管理即孕前咨询、妊娠期管理与监测、分娩期管理、产后管理四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

宋亦军教授:妊娠合并抗磷脂合征的妊娠期管理

荟萃大量文献报告,医院宋亦军教授对“哪些不良妊娠结局与APS相关?、产科APS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评估、产科APS治疗策略”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解读。回顾分析发现:目前没有较强的证据证实aPL与原发不孕或者IVF失败之间的相关性;尽管有证据支持aPL与病理妊娠之间有明确相关性,但是aPL预测病理妊娠的价值有限。宋教授讲到,对于无症状的APLs阳性的妊娠期患者,单用LDA治疗;有血栓事件和病态妊娠的确诊APS患者,ASA联合治疗剂量低分肝素治疗;有病理妊娠史的APLs阳性患者且是REM者,尝试受孕时开始应用低剂量ASA治疗,在证实宫内孕后开始应用预防量的LMWH治疗;对于胎盘功能不全相关早产者,小剂量ASA治疗,在孕早期即将结束时开始,并持续整个孕周,建议可联合LMWH。另外,目前没有足够的的数据推荐LMWH作为预防PE或其他胎盘介导疾病的二级预防用药,也尚无证据显示对APS妇女单独应用阿司匹林对预防复发性流产有效。

杨慧霞教授:羊水栓塞诊治进展

医院妇产科杨慧霞教授分享了“羊水栓塞诊治进展”。羊水栓塞综合征,不可预见,无法预防,幸存者可能留下永久性脑损伤,无针对或“维持”的治疗方案。“羊水栓塞”是一个综合征,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而非组织病理学检验,目前尚无特异性检查来进行排除或确诊。讲到羊水栓塞的治疗时,杨教授强调一旦怀疑,便需多学科密切协作参与抢救处理;疑似羊水栓塞时,建议呼叫急救,立即保持气道通畅,适当的给氧,避免过度氧合,以氧饱和度94%-98%为宜,尽早保持良好通气是关键。另外,若AFE时产后出血难以控制,危及产妇生命时,可果断快速地切除子宫,不应预防性切除子宫。随后,杨教授对药物选择、凝血功能障碍处理、羊水栓塞救治流程等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自身经验对AFE的诊治给出了十点建议。

薛富善教授:产科大量失血容量复苏治疗和麻醉管理要点

首都医科医院麻醉科薛富善教授在报告中讲到,异位妊娠和产后出血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及时沟通、充分的准备、严密的监测、多种处理方法是产科出血麻醉处理应注意的相关问题。随后,他又详细的讲解了容量监测指标和红细胞回收等内容,认为容量负荷试验和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改善容量监测准确性的方法;提高SV-改善DO2,实现个体化,以血管内容量为首要目标,与CO匹配是术中容量治疗的主要目的;全面理解静脉系统的功能,代偿期及时发现容量不足,动态观察、相对变化以及对容量负荷的反应是容量检测的意义所在。最后,薛教授对此次课题做出总结:麻醉医师应熟悉产科大出血原因;学科间及时沟通,充分准备;容量监测核心:适合CO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早期监测容量及出血量;监测凝血功能指导成分输血;鼓励红细胞回收技术在产科的应用。

孙瑜教授:产前诊断转诊问题分析及规范化管理流程

医院孙瑜教授围绕“高龄孕妇要求做无创DNA、超声发现左心室强回声光点、胎儿左侧侧脑室增宽、胎儿超声发现腿短”等问题对产前诊断转诊问题及规范化管理流程进行了精彩的论述。其中,孙教授讲到,血清学筛查,早孕期血清二联PAPP-A+free?-HCG,中孕期二联AFP+free?-HCG或三联+E3或四联+inhibinA;超声用于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的筛查中,早孕期NT厚度和NB是否缺失,中孕期超声软指标非常重要。随后,孙教授又简单介绍了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的两个分类:非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和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LR1.1-1.2(唐氏综合征),可与非整倍体异常相关,ACOG指南中的FL偏短定义为小于人群第2.5百分位,建议孕中期针对短肢体发育不良,仔细评价胎儿是否存在其他解剖结构异常,孕晚期对胎儿生长进行重复性超声检查。

赵久良教授:妊娠合并SLE/APS免疫指标解读

医院赵久良教授分享的讲座为“妊娠合并SLE/APS免疫指标解读”。SLE是最主要的可导致孕妇死亡的免疫性疾病,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可能诱发SLE以及原有SLE病情活动。回顾抗磷脂综合征历史发现,尽管“APS”概念提出已有35年有余,但大多数问题仍然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主要基于APS发生先兆子痫和胎盘功能不全的病例回顾研究,赵教授认为当前临床研究设计存在不足,缺乏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为妊娠期APS的诊治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此外,SLE本身很少导致不孕,目前并没有较强的证据证实aPLs与原发不孕或者IVF失败之间的相关性。随后,赵教授又重点阐述了SLE患者的孕前咨询、中孕期、晚孕期管理,并总结到妊娠期免疫学及激素水平改变会影响SLE/APS患者病情;大部分SLE/APS患者妊娠是可以成功完成的,但有前提;不同孕期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tool.com/jbzl/8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