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康复二十余年的经验和总结

导读:本篇故事的主人公是大都病友老癌,癌龄24年的全身转移性晚期小细胞肺癌病人笑伯的抗癌故事。他在三十出头正值壮年的被确诊为小细胞癌,后肺内转移、食道转移、左眼底转移、左锁骨窝上淋巴转移,在24年后的今天依然活着,而且活得很好。

罹患癌症已经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尽管日久年深,但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毕竟伤的太重。因为癌症不仅差点要了自己的命,更毁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如锦的前程。作为一个当年仅三十出头年龄的我怎能会没有奋斗的欲望和梦想?然而痛定思痛,过去的已然过去了,再去为当年自己所做的一切的不应该去懊悔,显然是愚蠢和毫无意义的。倒不如静下心来,把自己这二十多年来的抗病经历和体会总结一下,为后来的癌症病人提供些参考,也不失为一件善事。这也许正是老天爷让我活下来的原因所在。

遭遇癌症不甘就范

年元月2日凌晨两点多钟,浑身疲惫近半年的我,终于被四十度的高烧加上桑拿般的盗汗撂倒了。这种有规律的高烧盗汗持续了三天,使我不得不搁下手中的活计寻医问药。因为那时的我正处风华正茂,心气十足的年龄,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咋能医院?初诊为急性肺炎,当时也没有太多的疑虑,在门诊输了三天抗菌素就又一头扎进工作中去了。

引起重视是在春节后的二月间,因为那一段老感觉浑身乏力,胸部也不时有一些莫名的隐痛,刚好赶上节后工作闲暇,医院找熟人作进一步检查,而这一次的检查却有了新的发现。放射科医生讲:在我的左肺上有一处阴影,很像是结核一类的东西,建议我做抗结核治疗。半个多月的抗结核治疗结束后,肺部曾经像云絮状的阴影逐渐散开,那个结核块显示出更加清晰的轮廓。家兄获知此情又专门带找一个做胸透很有经验的朋友重新观察,并与我先前的X光片做了比较。然后把我哥哥拉到一边嘀咕了一番。

过后家兄告诉我,这个大夫讲:“你弟弟肺上这个东西要么就没啥事,要么就是大事!”听了这些话,我才意识到问题似乎有些超乎想象,便赶忙带着全部的检查资料到省肿瘤一位权威家中求证。尽管求证的过程比较简短,但“这是一张典型肺癌的X光片”的结论,无疑像晴天霹雳击碎了我心中所有的梦。刹那间,我由一个曾经的国家二级运动员,一个被同学同事公认的壮汉沦落为癌症患者。这种突变和强烈的反差是让任何人都难以接受的。而那一年的我还不足33周岁。

接下来的病理活检报告无情的印证了那位专家的预判,病例报告显示,我得的是左肺中心型小细胞未分化癌,病灶4*2*2cm,伴有锁骨上淋巴转移。尽管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尽管又四处托人找国内许多专家求证,但最终还是无法推翻先前的结论。

用自己的理性所能接受的事实(罹患癌症)一旦确立,要想保持冷静和从容是非常困难的。心中极度的愤懑和无奈,像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在我的周身急速蔓延,并无情地摧毁我的精神防线。那段时日里,再好的天气,再好的环境也扭转不了我沮丧的心情;平时再喜欢做的事儿都丝毫勾不起兴趣。就像是一个行将临池的死囚犯,默默地等待大限的到来。

我是从91年的三月开始入院治疗的。按照一般程序,医生在患者入院时总是要和患者做一个简单的交流,以便书写病案。尽管木已成舟,但心存侥幸的我还是想趁着家属不在跟前,从医生口中套出些能够提振我信心的东西。对话是这样展开的:“医生:我得的是什么病?”“你真想知道吗?”我点头默许。“你得的是小细胞肺癌。”“这种病能治好吗?”“说实话不太好治。”“能手术吗?”“不能!”“为什么?”“一是因为你这种类型的癌细胞太活跃,易转移;二是你肺上的肿块位置长得不好,在肺门处贴近主动脉血管,手术风险太大。”“那该怎么治疗?”“按常规,小细胞肺癌对化疗药物敏感,首选化疗。”“像我这种情况,大概还能有多长时间?”“按临床分期,大概是6—11个月。”

 

 

和医生的对话让我领会到两层含义:一是这病不好治;二是最多还能活11个月。这就意味着我的生命在那个时刻已进入了倒计时。

当人知道自己的确切死期,生活对他还会有什么意义?当时对我而言,治疗,就是一种形式。是一场让家人宽慰,医生尽责,我本人领受的真人版的舞台戏。结局也非常明了,那就是以我的死亡而闭幕。

  

但是明了归明了,该受的罪还是免不了的。尤其是化疗。这种治疗形式给我身心带来的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准确表述的。以至于到后来我对它的态度是:再化疗,我宁死!

  

我始终弄不明白,化疗在癌症治疗上究竟能有多大作用?以至于能让它成为半个多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独霸肿瘤临床治疗领域的不二法门。看着身边因它而一个个倒下的病友,我不仅是迷茫,更是痛惜!如果世界医学是秉承这种管治不管活的理念对待病人,我觉得还不如放弃这种野蛮、残忍甚至是愚蠢的治疗模式,让那些癌症病人自我主张,寻求活路。最起码他们活的过程不痛苦,有尊严,有质量。

  

在年3月—9月近半年的时间里,我经受了两个周期的化疗,期间行左肺A干动脉成形术,紧接着又做了一个周期(20个电)的放疗。治疗结束后的各项检查发现,我的右肺、食道、眼底等多个部位又有转移迹象。这种结果对我的打击是强烈的。按常理,全面的治疗过后应该是促进疾病的好转才是,既便是不好转,总应该保持现状吧?怎么会越治越糟糕呢?那么接下来的治疗还有意义吗?从那一刻起,我既往的绝对尊崇医生的立场开始动摇了。更加糟糕的是,医生当时对我病情的快速蔓延一筹莫展。不久,我便从家人那里听到“你将活不过今年的11月份”的医学判定。我几乎愤怒了。

  

反正已处于绝境了。那个时候,再企盼依靠外界的力量来扭转困局显然是不现实的。摆在我面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作为赌注,按自己的想法,寻找相应的手段去做最后的拼争。我的转变里充满着复杂多样的情感,里边既有对人生的眷恋,也有对亲人的不舍,更有对医学判定的逆反。我决定按自己的意愿走完自己的最后人生,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动摇和懊悔!

  

其实,当一个人真正能把死放下,剩余的几乎都是生门。我当初并没有想到自己能活多久,哪怕是一年也是一种奢求。我只是想着只要自己当下活着,就该按自己的意愿完成所需,不考虑任何无关和不切实际的事。在和家人沟通过后,我基本确立了自己最后时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每天坚持必要的气功锻炼;坚持必要的中药治疗。除此以外,保障必要的营养供给和睡眠时间。再有剩余时间就找些能让自己轻松开心的事情去做,比如弹弹吉他,打打桥牌,间或和朋友去河边垂钓,以调剂自己的生活情趣。

  

敢于突破勇于担当

  

至今想来,连我自己都不理解,为什么那样一个全身转移的晚期小细胞肺癌病人在23年后的今天依然活着。仔细盘点,自己在整个康复过程里确实没有比别人特殊的地方。我的治疗路径大体如下:确诊后,进行了一个周期的化疗---在北京行左肺A干动脉成形术---接一个周期的化疗---又接一个周期的放疗(20个电),治疗结束后出现右肺转移、食道转移、左眼底转移(还附带着初诊时的左锁骨窝上淋巴转移)的局面。随即医生宣布不治。出院后,吃中药三年、练气功三年、吃了一年半的鸦胆子油乳(注射用)、肌肉注射胸腺素一年半。这就是我当时的全部治疗内容。那么有人会问,你就凭这些就把自己从死亡的境地拉过来的吗?如果从表象看,我的确就做了这么多的努力。而且我一直以来都对所有   

院方曾明确地向我的家人表态:“这个病人的病情极度恶化,有可能活不过当年的十一月份”。家族内部也因此产生过一定的恐慌。作为我本人而言,对自己的死期也是有心理准备的,只是从求生本能讲不想让这一天来得太早而已。回顾自己半年多的治疗过程,可以说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而每走的一步也都是在医生的科学指导下完成的。正像当年一位参与我治疗的沙主任所说:在你的身上已经把现代医学最好的办法都用上了。即便是在这样完美的治疗模式,仍未阻挡住癌魔肆虐的步伐,这又能说明什么?结论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现代医学的最佳配置也控制不了癌症的蔓延。那么作为一个年仅33岁的男人而言,要想继续生存,只能从现代医学模式以外的领域寻找破解的方法。

  

通过对前面经历的反思,使我对治疗问题产生了新的认识,那就是无论外界怎么讲,自己一定要结合自身感受。凡是经过自己的亲身验证是无效的东西就没必要坚持,并且后续治疗必须由自己来做主,因为这种治疗关乎人的生命安危,不能让别人来承担这样重大的责任。

  

大量的参阅有关癌症康复书籍资料和现场走访抗癌明星们,我最终决定:把中药治疗和气功锻炼作为自己有生之日的不二法门。不管这条路能把自己送多远,我都无怨无悔!在接下来三年多的时日里,我每天必须坚持的只有两件事,一是6-7小时的郭林气功锻炼;一是上下两晌中药。基本是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我之所以能够在2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活着,除了选择方向的正确,还得益于坚定的执行力。往往有些事情光有想法是不够的,必须把想法和行动完美结合才能最终成功。

  

有关中药治疗,我的理解是:医院的、从事中医肿瘤临床治疗多年的医生,有一定数量的康复病人,在患者中有一定的口碑。而且选医生不要朝秦暮楚,人云亦云的跟风。我觉得除了上述选择医生的原则以外,还有个投不投缘的问题。比如对医生的第一印象,是不是你能认可和接受的。假如你觉得他行,就应该把自己放心大胆的交给对方,不论治疗的过程里出现什么不测都不要轻易动摇。坚信对方的能力,坚信对方能够治好自己的病,既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能量。或者说这里边蕴藏着良性的心理暗示和正能量的活动,它在你们相互信赖和努力的基础上就会产生良好的预后。

  

我是一个生性固执的人,一旦主见生成是很难被动摇的。我又是一个崇尚忠诚的人,一旦我认定的人或事被确定后,我都会始终不渝的追随到底。这可能是我成功抗癌的特有品质。而现实中,我接触的很多病人很少具备这种特质,我相信,坚守这种品质会给更多癌症朋友带来生机。

智慧抗癌多点进攻

康复过程中不断有朋友问我,你的成功经历的确很感人,但你的这种模式为什么不能在别人身上表现出来?很多朋友按照你的做法却没有那么幸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这里给大家讲述一个故事,看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佛家有段公案,说是在公元五百三十六年,禅宗的开山鼻祖达摩觉得自己应该离去,便召集众弟子托付善后。为了考评弟子们跟随他多年修行的境界和功夫,达摩问众弟子:“你们都谈谈自己的悟境吧?”其间有弟子答:“我们应该不执着文字,也不舍弃文字,应该把文字当做悟道的工具来运用。”达摩祖师回应:“你只得到了我的皮。”又一位弟子上来阐述:“依我所理解的,就像庆喜见到了阿门佛国,一见便不再见。”达摩言:“你只得到了我的肉。”再上来的弟子说:“地水火风本来是空的,眼耳鼻舌身也非实有,整个世界没有一法存在。”达摩回应:“你只得到了我的骨。”最后轮到了慧可,他上前向达摩行了一个礼,便站着不动了。达摩祖师看罢朗声大笑:“哈哈,你得到了我的髓。”于是慧可便成了禅宗的二祖,接续达摩祖师广度众生的工作。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想了解和把握事物的真相,不能仅仅   

抗癌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当你确定要用你自己选择的理念和手段去与之抗争,就必须持之以恒。因为,与癌症的较量与其说是方法和手段的较量不如说是意志品质的较量。现实中,很多病人接受了很优质的治疗,也明白自己下一步该怎样做,只是在随后的过程中没有坚持始终。

最常见的就是,当自己的病情有了缓解便沾沾自喜,忘乎所以,错误地认为自己的病已经痊愈了,可以重新恢复过去的老一套,把失去的东西再夺回来,结果适得其反。原因在于,癌细胞经过前期的科学治疗会有所收敛,但它并不是偃旗息鼓,而是纠集余部准备发动第二次进攻。这个时候,患者必须坚持以往的打击力度,不能给癌细胞有喘息的机会。在众多抗癌药要素里,心理的作用往往比药物更加强大。

善护其念唤醒自我

  

这个说法借鉴于佛学的《金刚经》。原文是:如来善护念诸菩萨。。。我的理解是要好好守护着认定的信念不要动摇。因为在康复过程中,大部分患者的   

癌症患者多半是不自信的。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总是强调外部的条件而忽略内在的因素。在通州治疗的那段日子,常有患者拿自己的弱点比别人的优点,比如:你是腺癌,我是小细胞;相同病种,他又会说:你年轻,我年老;年纪相同,他还会说:你身体好,我身体差。总而言之是在为不自信和怯懦的心理找借口。而他们最终的结局是不难想象的。

  

我本人在患病期间也曾经历过这样一段时日,总觉得自己的条件比别人的差,因此在灵魂深处就放弃了与癌症抗争的意愿,进而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使癌症在体内肆意横行。直到亲人们纷纷来和自己告别,才刺激了自己的中枢神经,在诸多不甘的心理因素的驱动下,开启了自己与癌魔抗争的航程。

  

癌症病人一定要学会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其操作程序首先是对自己的充分的自信即:我能行!我一定能战胜癌症!其次,对自己要实现的目标不要设计的太高,尤其是对自己生命长度的预期要贴近现实。

我当年看了《庄子语录》里一篇关于朝菌的故事,深受启发。故事的梗概:在楚国有一种小昆虫名叫朝菌。它朝生而暮死,生命的长度仅仅是一天的时间。但是它却能在这短短的一天内,完成了像人类一生般所有工作和追求,享受着像人类一生般的苦乐酸辛。

其实,人类就是寿过百岁也终免不了一死,即便是寿过八百的彭祖,也是以天为单位在慢慢重复着人生的过程。就空间和内容而言,朝菌和人类生命意义是相同的。换言之,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不在于把握而在于感受。理解了这个道理,你就不会为自己生命的长度而忧心忡忡。

我觉得和寿命更长的生物种群比,人类的寿命也属于白驹过隙般的短暂,既然不能够把握自己生命的长度,何不把自己当作朝菌,去充分感受生命的宽度?体味快乐人生?如今,我已经渡过了多个时日,相当于朝菌多次的重生。

通过遭遇癌症这个重要事件又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中不仅需要对抗,还要学会顺应;不仅需要抓紧,还要学会放松;不仅需要进取,还要学会退让。很多难题的解决都寓于合理的变通之中。正应了易经中的那句话:变则通通则久。其实最终是归结于顺应自然。

你永远是抗癌的主角

  

很多病友在抗癌的不同阶段都做的十分精彩,但最后为什么没能全部达到预期的完满?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把自己当做抗癌的主角。请记住:无论你得了什么样的癌症,病期如何,你都不要把自己完全交给别人来管理(包括医生和你最值得信赖的人)。癌症的最后转机一定是由于你的作为而发生,而不是别人的决策和行动。你的信念是你最终取得胜利的基础和前提,你要坚信: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符合科学道理,都是符合你的心理预期的。

你的心理潜能的发动,会直接影响你的生理状态包括细胞、基因乃至更细小的生命元素的变化。良性的暗示和预期持续下去,就会使你的身体内部发生奇妙的良性的改变。尽管眼下这种说法还缺乏科学系统的佐证,但数以百万的康复实例已表明,这种理念的方向是正确的,方法是可行的。我坚信:最终证明它的时候不会太久远。由衷地祝愿所有癌症病人都能够摆脱癌魔的困扰,重新走入健康的人生。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分享传播大爱帮助更多的病友树立信心

郭林新气功培训每月开班,详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tool.com/jbzl/8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