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高针被滥用生长激素龙头应声跌停新

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增高针”被滥用?生长激素龙头应声跌停!“医药女神”躺枪

《科创板日报》(上海,研究员宋子乔)讯,今日(5日)A股开盘,生长激素龙头长春高新集合竞价逼近跌停。截至午间收盘,长春新高依然被按在跌停板,安科生物跌超10%。

消息面上,新华视点昨日(4日)晚间刊发《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一文,指出所谓“增高针”其实就是生长激素,专家认为,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

安科生物在午间休盘时回应《科创板日报》,公司在营销上不存在“高额回扣来引诱儿科医生滥开处方”的情况,且公司的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于年获批上市,至今已有20多年的临床应用史,近两年的累计使用量有十几万人次,未暴露出大规模的临床使用风险。“如果有临床问题的话,相信媒体早就会跟进报道了。”

问题焦点:滥用

事实上,对滥用生长激素的忧虑早已有之。生长激素俗称“增高针”,但其适用症不止矮小症。资料显示,生长激素缺乏表现在幼童身上的主要有成长不良、身高过矮、性晚熟。在成人身上则表现为过胖、相对肌肉量减少等。

故生长激素的适应症还包括治疗性腺发育不全导致的生长障碍、激素不足导致的脑垂腺瘤等,“增高”只是使用效用的一种。更有资料表明,接近一半的矮小症患者,并不需要生长激素来增高。对于非生长激素不足引起的矮小症患者来说,“长高针”不仅不能起到增高的作用,反而会带来潜在伤害。

“滥用”或与公众对增高的盲目追求及该产品的商业模式有很大关系。

据了解,国内生长激素采用院内首诊院外拿药模式,因此受医保控费影响较小。首创证券李志新7月19日发布研报称,生长激素院外销售占比70%,院内占比30%,院内其中还包含并不能医保报销的儿童健高首诊拿药,医保报销仅限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侏儒症),占比更小。儿童健高用药周期较长,而且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和调整用药,从一定意义上说,生长激素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药品,其中包含较多就诊、用药指导服务,产品主要以非医保、院外模式为主导。

早在年,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不少儿童生长发育门诊的医生,将生长激素当作“增高神药”,开给渴望增高的青少年使用。

年5月,即有我国儿童生长学的权威医生叶义言,向社会公布了医药界以“终身提成”为诱饵,操控医生滥开儿童生长激素的内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tool.com/lcbx/10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