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
女,48岁,因“膝痛一周余”来我院就诊。
MRI扫描矢状位T1WI
矢状位PDWI压脂
冠状位PDWI压脂
横断位PDWI压脂
病理及讨论明日公布
编辑/校对:王倩/王瑞
上期.01.16结果公布结节病
结节病
概述:
病因不明;多系统慢性炎性疾病;非干酪性肉芽肿性病;
20-40岁;女性多见;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呼吸困难;
疲劳、盗汗、体重减轻和结节性红斑;
临床症状轻于影像表现;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升高——非特异性;CRP升高;
影像表现:
最常受累部位是肺实质、纵隔和肺门淋巴结;
沿支气管、血管周围、肺泡间质及胸膜下淋巴管向肺间质内浸润—间质纤维化;
结节:支气管血管束结节
胸膜和胸膜下结节
肺泡间隔和小血管周围的聚集--GGO
纵隔和肺门淋巴结:
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增大和/或纵隔淋巴结增大;大小、密度均匀;无融合;强化明显;
分布:伴右气管旁、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增大--λ征
肺内改变:上肺为主;肺门为中心;小叶间隔增厚
鉴别诊断:
肺癌伴淋巴结转移、癌性淋巴管炎
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
同侧淋巴结肿大;大小不一;融合;坏死;压迫和侵犯;强化不均匀
分布:左上肺癌-主肺动脉窗;右肺上叶肺癌-气管旁;两肺下叶肺癌-肺门淋巴结、下纵隔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
癌性淋巴管炎:
支气管血管束及胸膜下结节没有结节病集中;
小叶间隔增厚更多见,胸水。
2.淋巴结结核--右侧气管旁、单侧肺门
3.纵隔淋巴瘤
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和淋巴母细胞瘤
霍奇金淋巴瘤:年轻,女性多见;前、中纵隔多见,血管前间隙、气管旁;融合;边界不清;强化均匀/不均匀;轻度强化;
肺门淋巴结增大与纵隔改变同时或之后
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性纵隔B细胞淋巴瘤);年轻女性多见;浸润生长;
淋巴母细胞瘤:少见,纵隔两侧生长的分叶状肿瘤。
nv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